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9日 2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導讀:MarketWatch首席經濟學家凱爾納(Irwin Kellner)撰文指出,從歷史數據看來,當前的美國住宅價格已經是近幾十年最低的水平,而就業等宏觀因素也在持續改善之中,只要消費者能夠破除心障,美國住宅市場隨時可能見底。
以下即凱爾納的評論文章全文:
住宅價格還在下跌,不過跌勢結束的一天或許已經在望了。
最新的住宅市場數據無疑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陰暗之極的圖景。又一次,新屋和二手房的銷售量雙雙下滑。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價再度下跌,也沒有誰會真正感到意外。
比起銷售數字,價格數字尤其讓人沮喪。比如,住宅價格中值幾乎已經跌到了近十年以來的最低點。更加不必説,如果房價一路下跌,住宅市場的前景只能是愈來愈暗淡。
價格的下跌並不難找到理由。在全美範圍之內的大多數市場上,供給都大大超過了需求。
供給的過剩,不必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許多人失去了自己的住宅。人們沒有能力再繼續償還抵押貸款,實際上不得已已經將自己的住宅拱手交給了債主,而後者當然想要將其售出,來盡可能彌補自己的損失。
在需求面,大範圍的疲軟則是若干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信貸緊縮,首付要求愈來愈高是個障礙,高失業率是個問題,再有就是,那些想要換房的人第一套房子也遲遲賣不掉,這三者都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説是更重要的因素——潛在的購買者之所以遲遲不肯進場,是因為心理因素在作祟。
多年以來,甚至可以説是幾十年以來,只要一個人有意購置住宅,只要他的財務狀況允許,他都會盡可能快地採取行動。這一做法的背景是,房價的大趨勢總是上漲,買房就意味著財富的增加。更加不必説,如果買房者稍有猶豫,將來就不得不面對更高的售價。
可是,自從住宅價格泡沫幾年前破滅以來,這一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而購房者的心理也就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現在,購房者信奉的是愈遲愈好,因為等一等,價格還會降一降。
只是,歸根結底,樹再高也高不到天上,人再長壽也不可能永生。因此,正如經濟學家斯特恩(Herb Stein)所説:“如果某一事物不可能一直前進,它就必定有停下的一天。”
事實上,在我看來,房價見底的日子可能已經不遠了,甚至現在已經到來了也未可知。
我們先來看看相對價值。平均而言,要負擔一套住宅,現在的消費者是近三十五年以來最幸福的。
當前的平均房價是家庭收入中值的2.64倍,近幾十年來的低點,事實上,如果我們一定要找這樣低廉的房價,至少要回到1976年。
就這我們還沒有將抵押利率考慮進去。在1970年代中期,抵押利率比起現在要高出不少。要找到今天這樣的利率,我們必須進一步回溯到1950年代!
這些之外,就業面的情況也在改善之中。BMO Financial Group的經濟學家們估計,我們3月間創造出來的私營部門就業機會可能會多大25萬個,為近五年以來的歷史紀錄。他們也指出,那些新獲得工作的人,也是需要地方住的。
對於許多人來説,現在買房已經比租房便宜了,這無疑遲早要刺激需求。新屋如此充足,潛在的交易機會豐富。經紀商們也非常樂於降低自己的佣金收費,畢竟做成生意才是最重要的。
購房者將會看到陽光。他們將會意識到,現在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難的的機會。
到那一天,他們就會停止等待觀望,逐漸開始購置房産。到那一天,價格自然就會穩定下來。
那一天的到來,很可能比我們所預料的都要早。(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