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9日 2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本報記者 王超報道
高額碳排放費愁壞了剛爬出金融危機陰影的中國航空業。
2012年1月1日起,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將被強制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體系),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等33家中國航空公司位列其中。這意味著,屆時航企在歐洲機場起降的航班,都需為超出免費配額的碳排放支付購買成本。
嚴峻的現實給中國航空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負擔。而據介紹,按照歐盟碳排放的徵收方法,中國民航業僅2012年一年將向歐盟支付約8億元,2020年超過30億元,9年累計支出約176億元。中國飛往歐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一年將增加1500萬元的額外成本支付。
中信建投航空業分析師李磊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航空業面對歐盟ETS的減排目標,僅靠現有技術手段來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國飛往歐洲的飛機都是大機型,效率已經很高了,減排的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此舉將加速國內航空公司對高耗油量機型的淘汰,短期內成本開支將進一步擴大。
“如果歐盟實行碳管制形成連鎖反應,各國政府都實行此類規定,可能會形成貿易壁壘,增加我國航空業國際化戰略成本。”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蔡建明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説。
距離開徵僅余9個月的時間,中國航空業真的急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已于3月10日向歐盟提交了“強烈反對”的聲明:如果歐盟ETS不顧反對強制推行,中國航協將敦促政府採取相對應的措施,以維護中國航空運輸企業在國際航空市場中的發展權益。與此同時,國航、南航、東航正在醞釀與中航協一起,共同向歐盟提起訴訟。
“這項規定還存在變數。”李磊表示,這個規定畢竟是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單方面主張,不只是中國航空公司表示了對此的不滿,其他各國也都持抵觸心理。就連歐盟的航空公司對此也持有異議。在隨後的大半年時間,可以進行充分的討價還價。
不過,一些業界人士對此並未抱有期望。蔡建明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情況不容樂觀,訴訟成功率較低。主要原因是此項決議是由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通過,雖然違反《芝加哥公約》,有涉嫌違反貿易壁壘規定,但中國航空公司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並不高,除非歐盟迫於壓力主動放棄這項計劃,否則實施時間將不會受到影響。
日內瓦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戰略分析部主任成帥華也表示,歐盟此舉不單是一個氣候變化的政策,更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決定。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是歐盟少數領先美國具有絕對發言權的“領地”。歐盟通過單邊行動就是要顯示出其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領導權,並強化其運用市場機制減緩氣候變化領域的優勢,進而為自己今後實施其他全球性行業方案鋪平道路,如鋼鐵和電力行業。
“最終的結果將是國家與國家之間、航空商業巨頭之間的博弈。”李磊説。
如果談判未果,甚至形成了一個新的行業規範,我國航空業要提前做好準備了。“一方面要爭取盡可能多的配額。另一方面要盡可能地提高航線收益率水平。業務量不大,甚至出現虧損的航線將被削減。同時,還應減少直飛歐洲航班,選擇非歐盟機場進行中轉,比如中亞、阿拉伯機場,儘量減少碳稅的份額。”李磊説。
蔡建明表示,航空公司因此新增的成本很可能轉嫁給消費者。由於航空業的壟斷性,如果我國航空業訴訟失敗,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將成本攤派給消費者,我國赴歐洲的機票價格會上漲200-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