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瘦肉精”猶如一記重拳,擊中了全國最大的肉製品企業雙匯。日前,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10天來雙匯銷售已經損失10億元。
作為一家企業,在瘦肉精事件的衝擊下,産品賣不動了,自然損失不小。當然雙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還有資本市場上的損失,3月15日雙匯股票跌停,當日市值就蒸發103億元。萬隆還表示3月減少各類稅收8500萬元,給地方財政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麼一提,其實就是十分委婉地表示雙匯對當地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現在企業受到衝擊,殃及了公共財政收入,也就是在提醒其實“大家”也在受到損失。
雙匯對自己蒙受的損失大談特談,但是聽起來倒像是祥林嫂的自言自語,“我真傻,真的,我只知道冬天裏有瘦肉精,沒想到在春天裏也有”。結果沒防住“狼”,把孩子給叼走了。雙匯認為自己是代人受過,對於別人把雙匯跟三鹿相提並論,雙匯的老總很是感冒,聲稱“我們不會成為下一個三鹿!”客觀地講,雙匯跟三鹿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自己往牛奶裏摻三聚氰胺,一個主要是上遊養殖環節的問題。但是同樣客觀地講一句,在出了事之後,雙匯和三鹿的反應還真有點類似。當得知有消費者反映自己生産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後,三鹿的第一反應是封鎖消息,控制媒體,“不要讓媒體知道消費者投訴三鹿奶粉情況,不能影響公司的利益”,主要考慮的是企業的利益,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會否受到危害則無暇過問了。
沒有商業道德,商業行為就會變得一意孤行,變成火中取栗,眼中只有企業利潤,卻看不到消費者權益。雙匯的火腿腸中檢出了瘦肉精,難道除了惋惜自己的損失、推卸自己的責任外,就不能向消費者説一句對不起,真誠地對消費者進行解釋、説明,以消除他們的恐慌心理?
要説損失,消費者才是最大的輸家。他們的傷害,不在於喝了三聚氰胺或者吃了瘦肉精,更在於一次又一次地在消費市場上受到毫無準備的精神創傷。上一次是三鹿,國內奶粉企業龍頭重創了他們,這一次,輪到雙匯,全國最大的肉製品企業,號稱“十八道檢驗,十八道安全”,居然無法把瘦肉精擋在門外。品牌的沉沒也就意味著信任的沉沒。企業光談自己的損失,可誰來彌補消費者對食品市場的迷茫、恐懼和無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