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存款準備金率無底線?
年底或高達23% 銀行普遍“喊緊”
本報記者 付碧蓮 發自上海
央行調控流動性所能採取的貨幣政策無非就是央票、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而短期央行對於吸收流動性的作用有限,中長期央票的發行量則有限;而利率調整的決策機制非常嚴謹,央行無法自主決定。因此央行想要在短期內對流動性調控達到快刀斬亂麻的效果,那麼存款準備金率則是最有效的手段”。
20%,這是最新的中國存款類金融機構必需被凍結的流動性比例,但這是準備金率上調的終點嗎?
3月28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綜合多家券商、銀行觀點發現,多數專家均認為,年內存準率還會上調,加息也將繼續進行。大多數分析師認為,“4月將是一個實施緊縮政策的敏感月份。”
繼續上行
5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在上週五所要上繳的存款準備金約為3600億元人民幣。同時,央行在公開市場加力,上周凈回籠資金1030億元,至此央行一週內累計“抽血”達4630億元。不過,從銀行間拆借市場的表現來看,銀行在經歷大“抽血”之後似乎並未出現資金緊張的局面。自3月23日至3月25日,銀行間拆借市場的隔夜加權平均利率和7天拆借加權平均利率連續出現下滑。
“之所以在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之前,同業拆借利率表現平穩,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多數銀行普遍對此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都有預期,也提前準備了一定的資金。另外銀行目前的確尚有多餘流動性存在。”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存款準備金率將繼續上調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到年底存款準備金率將達到23%甚至更高。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專欄)表示,存款準備金率仍存在上調空間。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很難確定年內存款準備金率會達到的確切點位,銀行本身的資金回籠程度以及央行對銀行資金充裕度的判斷等因素都在隨時發生變化。其實,20%的存款準備金率在西方發達國家銀行業者眼裏可以説是超出他們想象範圍的,但是由於中國銀行業的特殊性,只要央行認為銀行還能承受資金被進一步凍結的壓力,那麼央行就仍會採取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來調控流動性。”
全面吸“流”
記者與幾家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採訪中了解到,他們普遍已經感受到流動性減少的壓力,現在各家銀行都在想辦法多拉一些存款,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已經愈來愈難了,尤其是個人更是難上加難。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同樣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近期在與不少銀行的接觸當中,銀行普遍都在抱怨資金緊張,而拉存款的業務又不好做。”
顯然,存款準備金率的不斷上調已經影響了銀行資金運作。奚君羊表示:“央行調控流動性所能採取的貨幣政策無非就是央票、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而短期央行對於吸收流動性的作用有限,中長期央票的發行量則有限;而利率調整的決策機制非常嚴謹,央行無法自主決定。因此央行想要在短期內對流動性調控達到快刀斬亂麻的效果,那麼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則是最有效的手段。”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張曉慧也在日前發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在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基礎貨幣供應過剩的特殊情況下,存款準備金收縮流動性比較及時、快捷,能夠長期、“深度”凍結流動性,更適合應對中長期和嚴重的流動性過剩局面。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鎖定部分基礎貨幣並降低貨幣乘數,進而影響金融機構信貸擴張能力,對於調控貨幣信貸總量有著更大的效力。
不過,孫立堅認為,目前央行除了關注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過剩問題,更應該關注體系外的流動性。“由於負利率的存在,越來越多的資金不願意流入銀行體系而在體系外徘徊,而這些資金是央行無法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來吸收並凍結的。”
有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3月至5月到期央票規模高達1.5萬億元,央行對衝壓力加大。此外,近期外匯佔款可能增加較多。因此,央行可能將繼續通過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數量型工具對衝流動性。另外,利率這一價格工具也會在年內繼續發力,從而一定程度地吸引市場流動性進入銀行體系。預計年內仍會有3次左右的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