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張曙光:政府爭利無限讓利是有限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1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與民爭利,還是讓利於民——從唐家嶺看城市管理。講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判斷政府行為和政策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們講人民政府為人民。這個是沒有辦法判斷的東西。我們的很多官員口頭上講的都是為人民服務,但是你看,前鐵道部長劉志軍及其同夥,那個和我同名的張曙光,他們到底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自己服務,不是很清楚嗎。他們不僅是與民爭利,而且是從人民手中搶利,哪有讓利之説?

  二是政府除了稅收和轉移支付之外,不能參與收入的再分配和財富的轉移。第三,爭利是無限的,而讓利是有限的。

  政府要與民爭利,就會無限擴張,獅子大張口。但是,讓利於民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讓到自己一無所有。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公共保障服務的名與實。

  公共保障服務應該是公正的和公平的。公共保障服務到底能不能遵守這個規則和規定?這裡就有一個問題,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過程,公共保障服務不光是政府可以提供,市場也可以提供。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組織制度的創新,自然壟斷的內容和範圍也在變化,競爭和壟斷之間,壟斷的範圍在縮小,競爭的內容和範圍在擴展。

  路網具有壟斷性,可能要政府來修,而運輸和網上服務則可以由企業和市場提供,很顯然,這是可以而且必須分開的。市場不能提供的時候,政府必須提供。市場能提供的時候,政府不一定提供。

  如果市場不能滿足需求,政府可以提供;如果民間社會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政府就不需要去提供。

  第三個問題是,唐家嶺改造的案例説明了什麼?

  唐家嶺是一個市場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案例。從我們現實情況來看,市場提供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是大量的和有效的。深圳的城中村住了五百萬人,城中村的住房完全是老百姓蓋的。

  唐家嶺是一個只有三千村民的城中村,在上地開發區的中心地帶,但這麼一個村莊卻住了五萬北漂,小月河也住了幾萬人。

  前幾年據國土資源部的統計,全國的“小産權”房66億平方米,都主要是提供保障性廉租住房的。現在政府要把保障住房壟斷起來,今年要蓋一千萬平方米,要改造城中村,深圳拆了崗廈,北京拆了唐家嶺,政府下令不準蓋“小産權”房,蓋了的不準出租和出售。那麼,按現在政府提供的速度,66億平方米什麼時候才能達到?

  唐家嶺是北漂的集中地之一,村裏的老百姓賺錢了,唐家嶺的出租房有的蓋到七八層,不少村民成了億元戶,甚至十幾億元戶。現在政府看到這塊肥肉怎麼能讓唐家嶺的人獨吞,於是政府要分一塊,決定對唐家嶺進行拆遷改造。

  拆的時候因為補償的問題談不攏,老百姓聯名告狀。那天我正好去唐家嶺考察,政府先是承認一層,後來承認四層,老百姓蓋到七八層他只承認一半,最後不知道是按多少進行補償。

  政府原來承諾是要蓋公寓租給他們。但是拆掉以後結果是什麼?政府把它賣給了五礦公司去蓋商品房。這個消息是《蟻族》的作者廉思前天告訴我的,他對唐家嶺的情況非常熟悉。為什麼賣給五礦公司蓋商品房?因為唐家嶺這個地方的地價太高、位置太好。

  可見,現在的保障性住房在名義上和實際上到底是一個什麼結果?別光看名義上一千萬套,代表們拍手稱讚是大好事。實際的結果卻是完全走了樣。是政府與民爭利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想講的第四個問題是,斬斷爭利之手,壯大讓利之心。

  從唐家嶺改造可以看清楚我們的現實:凡是利潤高的事情和地方,政府都要爭,國企都要進。這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

  政府其所以要改造唐家嶺,而且是以舊城改造的名義,以解決廉租房和保障房的名義,實際上是要在那個地方和老百姓爭利。老百姓有幾億、幾十億有什麼不好?政府八千億,為什麼幾十億就不能讓老百姓得到?而非要政府去把它拿過來,非要五礦公司去搞?

  政府到底應當去行為呢?我認為不是名義上而是實際上,應當這樣去做:凡是無利的政府要擔,國企要進;凡是高利的,政府不要進入,國企也要退出。

  如果能夠這樣做,中國有戲。如果不能這樣解決,必然會走進死衚同。無論什麼政策,無論什麼辦法,違背了這一條,都會弄成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