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畢業後,大學生小吳準備在學院路創業開咖啡吧,但他之前幾乎沒有看過創業報道,“我看經管類的書比較多,不過我覺得現實中的案例比較真實,也更能啟發人。”在採訪中,很多大學生表示沒怎麼關注過創業報道。筆者用隨機自願的方式,對來自全國10個省份的100名大學生進行了有關創業報道的問卷調查。對於問題“你什麼時候看創業報道”,62%的被訪者選擇“感興趣的創業報道就看”,選擇“從來不看”和“基本不看”的則有34%。
在大學生感興趣的創業報道中,“創業者成長髮展經歷”是最重要的一個類別。在被調查對象中,有52%的同學選擇看這種報道。比如,吉利大學學生陳蘇最感興趣的就是關於李書福的創業報道,“我對創業人物的傳奇人生很感興趣。特別是近乎從零開始的人。富二代的守業報道就不怎麼想關注了。”已經創業兩年的浙江大四學生顧過,最喜歡看股神巴菲特的創業報道。可以説,大學生對創業模範人物的選擇,也和社會上普通創業者差不多。而相比那些業已成功的企業家的報道,同齡人的創業報道大學生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並不認為能從同齡人身上學到太多東西。
除了創業經歷以外,有關創業具體過程的報道也得到了許多大學生的青睞。在被調查對象中,有44%的被訪者喜歡看“具體行業具體運行過程”。成都理工大學學生張樂平喜歡央視“致富經”的報道,因為“創業過程具體詳細,可複製性強,能給想創業者一定啟發”。
不過,有同學也對創業過程的可複製性提出了質疑。北京體育大學學生任陽對創業報道就如此看待,“對俞敏洪創業經歷的報道讓我印象深刻,但那只是他的經歷,不能複製。他的一些理念和精神倒是可以學習。”然而,像她一樣希望關注創業者價值觀的同學並不多。調查中,只有4%的被訪者對報道創業者價值觀的文章感興趣。經數據分析發現,這也與創業報道的傾向有關。大多數的創業報道主要關注具體創業過程,偶爾報道個人成長和個人價值觀,信息主要以實用性為主。在調查中,有52%的被訪者認為,媒體創業報道“廣告意味較大”,只有38%的被訪者認為,媒體創業報道“能夠學到東西”。
這種現狀,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對創業報道的心理需求。上海工程大學學生賈晨説:“比較喜歡的報道類型是能將人物特徵和創業歷程結合起來呈現的。”只有將人物價值觀介紹清楚,才能讓人更加深入理解創業故事,才能有複製的可能。
此外,對於成敗案例的兼顧,也是創業報道需要注意的方面。調查中,64%的被訪者傾向於閱讀成功案例,36%的被訪者傾向於失敗案例。大連理工大學學生白龍就對失敗了很多次最終獲得成功的創業案例感興趣,“欣賞那種毅力”。但是,如今的創業報道中,成功的案例遠遠高於失敗案例。“創業中國”網站近期做了一個“創業的30種死法”的報道,但也主要是觀念層面的講解。
對於“媒體創業報道對你是否有啟發”,44%的被訪者認為“一般”,42%的被訪者認為“有啟發”。對於問題“創業報道是否能影響行業選擇”,選擇“能”的為6%,60%的被訪者選擇了中間選項“一般”。這都顯示,極端喜好或者厭惡創業報道的大學生較少。因此,創業報道還有提升空間,可動搖選擇“一般”的人。
創業報道的重要性,則可以從這個調查中看出:在家庭、朋友、媒體報道、學校教育4個因素中,大部分被訪者認為對創業影響從大到小的順序為家庭、朋友、媒體報道、學校教育。由此可見,媒體報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創業,是非人際傳播影響就業的好辦法。
實際上,也已經有大學生因為創業報道的影響,進行了創業實踐。吉林農業大學應屆畢業生王釗,在看了中國青年報對大學生賣人參建扶貧基金的創業報道之後,受到啟發,希望開始創業。他後來考上了吉林省集安市的公務員,在商務局工作。然後,他與報道中的主人公殳浩丞聯絡,規劃合作。王釗邀請殳浩丞來到集安市,告訴他自己準備在集安市清河鎮礦山村建一個名為“參參不息”合作社,開發人參資源,進行工廠建設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申請建國家級山參保護基地。如此,可以使周邊的參農都參與進來,用他們的參地入股,建立一個股份制人參開發企業,解決不少工人農民的就業問題。王釗介紹,集安市政府將給他許多優惠政策建設這個項目。
實習生 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