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7日 15: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中廣網北京3月27日消息 (河南臺記者周文茹 鄭州臺記者馬松林)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高價回收藥品"生意,如今在許多地方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讓本是治病救人的藥品變身為賺錢工具。回收商明目張膽,肆意妄為,漏洞究竟在哪。這種"回收藥品"是否會威脅百姓用藥安全?遏制高價回收藥品行為該從何處入手?
藥品本是治病救人的,但對另一些人而言,卻已經變成他們發財致富的工具。目前在鄭州各大醫院、藥房附近,甚至一些小區樓道裏都可以輕易地找到"高價回收藥品"的廣告。這些回收的藥品從何而來又被送往哪去?中間藥品回收商又是如何盈利的?為了解真相,記者以客戶的身份聯絡了一位藥品回收商:
記者:我想問問是不是你那兒收藥呢?
藥販:對。
記者:要是那種一般的感冒藥啥的你要不要?
藥販:要是要,那個不過是比較便宜。
記者:那你跟我説説你那主要要啥藥?
藥販:心腦血管的,糖尿病的,高血壓的,腫瘤,腎移植都可以。一般的針劑啥也都可以。盒都得要好盒的,裏外都得是好的,不能打開的。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在藥品回收市場上,種類不同的藥品在回收價格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如果是普通的藥品,只能以售價的2-3折出售。但是對於一些不常見的處方藥,回收商能給出市場售價的6-7折。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從事藥品回收生意的藥販,僅僅依靠從家庭、個人等地回收的一些散藥並不能獲取理想的利潤,他們更多是把目光集中在大批量藥品的回收上。而大批量的藥品又從何而來?長期從事藥品回收生意的宋先生告訴記者,部分醫院內部人員利用醫院管理漏洞可以低價拿到一部分藥品,而後再以高價轉手給藥品回收商:
宋先生:一般的都是省院啊,包括一二三四五六七院,都是供給我們貨,説白了就是內部人吧。他們就是低價從裏面購買的,一般都是拿2.5折,3折那樣人家就拿了。就是中間賺個差價吧,我們説白了個人也是賺那個差價。
當記者問到回收的這些藥品最終會流往何處時,多數商販諱莫如深。
宋先生最終向記者透露:有那種個體啊,就是大街上收的那種,如果是那種的話是最不保險的,他們一般都是賣給診所。我們這邊都是發到外地,從來不在本地賣。這個百分之一萬不會回流。我們直接都發到上海啊這些地方,越遠越好。這都是一條線的。人家那邊拿貨了直接分流,就是分到當地的藥房,不可能分到醫院。診所估計都很少,都拿不到這個貨。一般都是藥房。
長期以來"高價回收藥品"都是國家嚴厲打擊的行為,當記者對於交易的安全性表示出擔心時:
宋先生:咱們只收不過期的,過期的不收。咱們拿的都是好藥,都是正品貨,這樣咱們怎麼樣都沒事。
記者:藥監局他們那邊查出來咋弄啊?
藥販: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個基本上他們是沒有什麼權力去管這個的。他們整治是整治假貨,跟咱們沒關係, 我都幹十年了。一不是假藥,二不是偷得,三不是過期的都沒事。
對此,鄭州市藥監局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副支隊長段桂虎説:藥品管理法非常明確了藥品經營必須要藥品經營許可證,不允許私下的買賣經營行為。收購這些藥品是為了牟利,這是非法經營,違反了我國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這個藥品本身是合格的,它就是從沒有資格的人購進的,這叫非法渠道購進藥品。第二,它非法渠道購進又是假藥的,特別是處方藥涉嫌刑事犯罪。
同時,段桂虎也表示,對於"高價回收藥品"的行為比較隱蔽,查處起來存在困難。
段桂虎:它這個收藥一個是鏈條比較長一些,再一個它比較隱蔽。這個就是調查取證比較難的, 它是形成一個鏈條了,它上面有一個最大的,像樹杈一樣分的,最後那些小藥販子往往有的都是單線,摸到最大的非常不容易。
高價回收的藥品看似既不過期,又非假冒偽劣,只是藥販利用中間的流通環節來賺取差價,似乎並沒有影響百姓的用藥安全,實際並非如此。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張濤志表示:實際藥品是特殊商品,藥品的性質最容易受溫度、光線、濕度這些影響。他按沒按説明書的儲存條件去儲存,這無從考證。有些藥品拿到手裏面以後,雖然説看著有效期沒有過期,但是實際上可能在藥力作用上已經變質了,藥品的正作用下降,副作用增加。
同時,張濤志還表示,提高公眾意識以及從技術層面加強藥品流向監管可以有效的減少高價回收藥品的行為:
張濤志:最好是消費者終端做起,不要買這些東西,這樣它沒有市場了。就可以避免這些東西了。作為公眾一定要提高這個意識。藥品流向現在的措施就是從批准文號追溯,但如果條形碼管理全部實行以後,這樣更有利於從生産廠家到藥品供應,還有到藥品監管和藥品使用這幾個渠道全方位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