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警惕四大銀行理財陷阱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6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陷阱一 釣魚網站

  不久前,曾有近5萬名某銀行網銀用戶收到一條短信要求登錄一釣魚網站進行升級,不少用戶因為誤登錄釣魚網站被盜取大量現金。一位有著該行網銀賬戶的客戶竟然被連續盜刷90次!網銀被盜現象時有發生,目前多數銀行網銀已加入新的安全保護功能,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客戶自身要謹防個人信息被盜,包括卡號、賬號、密碼、動態口令碼等。

  陷阱二 收益誇海口

  銀行理財産品“誇大收益”、“規避風險”的營銷方式多有發生,監管層也在不斷出臺制度嚴禁誤導,或提醒投資者提高風險意識。目前,除了申購新股外,銀監會已叫停銀行其他涉股理財産品。更應該提醒投資者的是,不要單純依據收益高低選擇購買産品,一定要看清産品説明書中是否已註明産品屬高風險。

  陷阱三 強行平倉

  去年,國際金價大幅飆漲,投資者熱情高漲。各家銀行敏銳地嗅到了這一新的盈利時機,紛紛推出黃金T+D業務,為自己的中間業務賺取更大利潤。然而去年8月31日,因為上交所黃金延期品種價格劇烈波動,從開盤的271.90元漲至289.32元,致使有銀行交易系統對保證金不足的客戶自動平倉。這一事件,令眾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陷阱四 違規銷售

  近日,一外資銀行的“利財通1號”被曝出巨虧60%,其銷售人員欺瞞投資者,承諾保本和高收益。銷售人員還私自篡改了投資者的風險評估報告,風險承受能力由中級改為高級。該産品的廣告內容是緊跟“港股直通車”,事實上“港股直通車”根本未獲批准。同時,廣告中未曾披露該産品存在本金損失風險這一重要特徵。

  (曉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