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6日 0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文/上海漢理前景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 錢學鋒 趙詣之
PE、VC投資影視文化公司,首先考慮的是市場容量。東方證券最新研究報告表示,中國影視市場未來空間巨大,這將為資本投資于影視企業帶來更大回報。該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內地電影票房從2003年的約9億元增長到2009年逾62億元的規模,2010年超100億元,增幅超過10倍。相比較,華誼兄弟的招股説明書顯示2008年我國電影市場票房收入首次突破40億大關,以30%的票房增幅居全球之冠。可見短短兩年時間內,市場的“蛋糕”又大了兩三倍之多。
電視劇市場與電影市場有相同之處,即都有一定的市場容量,行業內競爭充分,淘汰率較高,總體而言呈“金字塔”結構。相比較而言,電影市場則更具有爆髮式的發展前景,近三年來電影票房的年複合增長率接近40%正説明了這一點。
美國好萊塢舉世聞名,擁有五大電影製作商: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Fox)、迪士尼公司(Disney)、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哥倫比亞電影工業公司(Columbia)、環球城市製片公司(Universal)。相比較而言,目前國內A股影視板塊僅有華誼兄弟、華策影視兩家上市公司,市場容量遠遠沒有飽和,民營的影視文化公司仍大有可為。
看企業發展戰略
影視文化公司通常有兩種發展戰略:一種大打“名氣牌”,大手筆簽下金牌導演和大牌演員,斥鉅資製作陣容豪華的作品,以引起轟動的“眼球效應”。比如國內票房“三劍客”導演: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的影片走的就是這條路線。
另一種則是打出“性價比牌”,培養有潛力的新生代導演及演員,以較小的投入拍攝視角獨特的小製作,打造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優秀作品。最典型的是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張一白的《將愛情進行到底》等。據了解,《將愛》拍攝製作成本一千多萬,情人節檔期放映兩周,院線票房已達到1.7億元。
相比而言,後一種戰略更具有可持續性,同時也更加符合投資界“小投入大回報”的理念。
看商業模式是否獨特?
電影行業的生態鏈分三段:上遊是影視作品的製作拍攝,中游是發行,下游則是院線。
製作拍攝方面,原先被上影、中影、珠影等老牌國營“八路軍”壟斷的市場,近年來涌入了一支實力雄厚、勢頭迅猛的“新四軍”部隊——民營電影製作公司,作品數量及票房數字均佔據了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大有趕超之勢。發行方面,隨著保利博納的海外成功上市,民營的力量同樣異軍突起,打破了國有發行公司壟斷的局面。最後,國內領先院線企業,如萬達、金逸等多為實力雄厚的房地産公司。
縱觀整個電影行業,呈現一種三段式聯動的局面:即上遊的企業不斷拓展自身業務,欲佔領中下游市場,而中下游企業也同時在謀求進駐上遊市場。由此可見,打通全産業鏈、形成自身獨特、靈活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企業。
影視文化公司新的發展趨勢是謀求進入新媒體領域,包括網絡遊戲、動漫等。上市融資的企業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華誼兄弟與巨人網絡的強強聯手,但是如何成功融合對影視文化公司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和考驗。
看公司團隊是否優秀?
投資一家公司,歸根結底是投資“人”。競爭激烈的影視文化公司對“人”的依賴很大,包括管理團隊、導演、編劇、演員、製作拍攝人員等。公司團隊是否有把握市場動向敏銳,是否擁有厚積薄發的資源和人脈,是否能夠利用資本運籌帷幄,迅速將企業做大做強,對於公司的發展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雖然影視文化公司是今年投資界“熱得發燙”的亮點,但各大PE、VC在投資時切忌“頭腦發熱”,還需瞻前顧後,綜合考慮市場、企業戰略、商業模式及公司團隊,方能讓資本的子彈飛,且彈無虛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