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保銷售“一對三”不再提及 多原因造成壽險保費下滑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2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李軍(專欄)慧 北京報道

  3月14日,保監會、銀監會聯合下發了最新的銀保管理規定,進一步規範銀保市場,雖然新規突破了原有一家銀行只能簽約三家保險公司的上限,但受累於去年底開始的趨緊監管政策,壽險企業保費收入增速普遍降低。

  保費收入下滑

  根據保監會公佈的1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當月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88%,這一增速大大低於去年1月的42%。其中,中小險企的負增長勢頭更為突出,中融人壽保費收入甚至為零,令人頗感驚愕。

  銀保原本是壽險公司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但今年恰恰是因為這一渠道的支持不夠,拖累了整個壽險行業。

  平安證券認為,去年銀監會下發新規叫停銀保駐點銷售,並限定每個銀行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 家保險公司的銀保産品以來,銀保業務持續下降。很多公司銀保業務同比出現了負增長。

  “我們在2011年度策略報告中判斷2011年銀保增速將由2010年的40%下降至15%左右。”安信證券認為,“從2011年1月份數據來看,銀行保險同比增速已下降至個位數,同時在負利率的背景下,銀行存款必然面臨較大的壓力,銀行銷售保險産品的積極性會大幅降低。”

  保費重地北京未能倖免,數據顯示北京地區39家壽險公司中有25家出現明顯業績下滑,佔比超過六成。在五大壽險公司中僅有太平洋人壽同比增長33.1%,中國人壽、平安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的保費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過,“銀保新規實施並不是壽險公司業績下滑的惟一原因。”一家中小保險公司人士表示,“持續加息後保險産品吸引力變低、去年保費基數較大等也是導致今年保費增速放緩的原因。”

  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壽險三巨頭也不例外。

  中國人壽今年前兩個月保費收入846億元,同比增長9.3%,低於去年同期15.18%的增速;平安人壽實現保費438億元,同比增長18%,低於2010年同期的35%;太平洋人壽實現保費219億元,同比增長13%,遠遠低於去年同期的56%。

  投連險撤櫃

  “近年來,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的保費收入佔人身保險保費總量的近50%,但銷售誤導、賬外違規支付手續費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客戶投訴比較集中,社會反映強烈,如不妥善整治,不僅會對銀保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影響保險業和銀行業的聲譽。”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其中,對於曾經紅火也飽受爭議的投連險,新規定更是明確規定:投資連結保險産品不得通過商業銀行儲蓄櫃臺銷售。

  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發現,投連險幾乎已經在銀行銷聲匿跡。一銀行客戶經理表示,2006、2007年市場不好,客戶認為投連險風險太大,現在都不願買這種産品了。

  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銀保業務以銀行網點儲蓄櫃臺銷售為主,由於儲蓄櫃臺日常等待人數眾多,銷售人員難以有充足的時間向客戶進行細緻全面的解釋説明,為此銀行應根據保險産品的複雜程度區分不同的銷售區域。

  一家保險公司人士也表示,雖然提到投連險不得在銀行儲蓄櫃臺銷售,但目前保險公司投連險佔比依然很小,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在銷售投連險,對銀保業務量的影響程度微乎其微。

  突破“一對三”

  業內人士表示,新的銀保管理規定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全文並未提及此前銀監會提出的每個銀行網點原則上只能代理三家以下保險公司産品的要求。

  按照新的規定,保險公司和商業銀行可以結合自身及對方的資本狀況、資産規模、管控能力等因素審慎選擇合作對象,合理確定合作對象的範圍和數量。

  對此生命人壽董事長助理於文博表示,這是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健康發展,回歸市場自我調節的一種表現。

  2010年11月銀監會單方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規定銀保合作模式為“一對三”,即一家銀行網點只能代理三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産品。

  中國人壽萬峰表示,銀行一個網點只能選擇三家代理,這樣銀行對保險公司的選擇就要慎重了。從這兩個月來看,許多銀行都願意選擇大公司,選擇實力雄厚的公司,選擇經營穩健的公司來作為代理人。

  “由於一些銀行網點的銷售能力和供需情況並不一樣,銀保合作對象的數量也就不盡相同。”業內人士表示,“取消一對三,明顯對中小險企是個利好,因為大公司競爭力太明顯了。”

  業內人士認為,最新規定未提及“一對三”模式,是因為目前銀保渠道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如果再嚴格限制,實施一家銀行只能簽約三家保險公司的規則,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也限制了銀保業務的發展。此次的放開不是為了單純突破“一對三”,而是為了使保險業務回歸市場的自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