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警惕造假成為一種時尚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2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楊國華報道

  “自從看了《明朝那些事》,就發現類似這樣的書籍一下子全出來了。什麼《清朝其實很有趣》、《宋朝那些人》等,寫作手法差不多,但是質量與水平簡直就是東拼西湊,粗製濫造。”在北京西單新華書店,中國傳媒大學學生李磊告訴《中國産經新聞》記者,他比較喜歡看歷史方面的書籍,但近幾年他發現,無論什麼樣的書籍,抄襲、跟風已經已成一種潮流,但凡有一本書籍暢銷,那麼隨後就將有大量的書籍開始出現在讀者面前。

  文壇跟風、抄襲日盛似乎已是出版市場的一個造假焦點。同時,影視作品、音樂歌曲也迅速加入抄襲門跟風行列。

  “剽竊在近年來備受各界熱議,而隨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這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遏制。作品跟風行為才剛剛開始,作品跟風所産出的作品往往是質量低下、粗製濫造,對文化市場已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暨南大學人文學院董文教授告訴《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更可怕的是,作品抄襲跟風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跟風者不但不覺得臉紅反而覺得是在追趕潮流。

  “主要原因是文化市場已受資本市場操控。商家追求的是利益,某種形式的作品火起來後,相關內容的作品就會受到關注,這似乎是某種規律。”天津東方閣樓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策劃總監虞慧光告訴《中國産經新聞》記者,作為商家就是想法設法地挖掘這樣的文化作品,至於是否有營養,能不能為消費者帶來精神上的熏陶,已經變得不再重要,目的就是最終獲利。

  “説實話,目前在文化産品領域,跟風抄襲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虞慧光告訴記者,他跟很多文化機構的策劃團隊閒聊時,都是談論時下什麼文化作品最流行,然後再照貓畫虎就行。

  “這種現象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中視傳媒創意總監何勇認為,當文化市場的造假行為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話,那麼這樣的行為將危及到我們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