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能源利益:利比亞硝煙背後的列強圖謀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2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的利比亞歷來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地中海和北非的軍事戰略因素外,其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為這一地區歷次戰爭的深層原因。

  本報記者 張蕭然報道

  對利益的重新分割一直是戰爭的本質,對於利比亞戰爭而言,這句話是一語中的。於是,圍繞著這一財富來源,那些曾經的、當代的列強們自然不肯冷眼旁觀。

  自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973號決議之後,利比亞的局勢是風雲變幻。截至23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已遭遇了4次空襲。利比亞官方20日公佈的統計稱,西方國家的軍事打擊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傷。(截至23日修改相關數據!)

  “這次西方多國空襲利比亞的本質就是爭奪石油,尤其是在日本大地震給發展核能的各國敲響了警鐘、人們開始反思核能的安全性之際。在這種情況下,發生這種戰爭,可以説是必然中的偶然。”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沈國兵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的採訪時説。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危機開始讓全世界重新思考能源的結構,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傳統能源將繼續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中佔據主導的地位。因為除了核能,風能、光伏等新能源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和産業化。

  而利比亞作為全球第12大産油國在全球資源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利比亞石油産量佔全球世界石油消費的1.8%,OPEC産量的6%,超過85%的石油出口歐洲,其餘多為亞洲,美國只佔5%。

  沈國兵表示,我們都知道,法國在這次行動中表現得非常積極,一方面是由於法國和利比亞在歷史上的關係,利比亞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法國和日本一樣,是一個主要依靠核能的國家,國內的煤礦已基本關閉,利比亞是法國很重要的石油出口國。

  據統計,法國的核電發電量佔全國電力比例接近80%,日本核能發生危機之後,法國不得不重新思考國內的能源結構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王晉斌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自從19世紀之後,人類戰爭就變成了資源之戰。伊拉克戰爭也是,石油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佔有就擁有很大的定價權。”

  開戰後的利比亞局勢充滿了變數,戰爭的結局到底將會如何誰也無法預料,但對於未來東西兩半球經濟的影響卻是冰火兩重天。

  王晉斌表示,利比亞戰爭産生的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將推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這將給工業化國家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對現在形勢通脹比較嚴峻的新興國家。但戰爭另一方面可能將會拉動歐洲國家經濟的復蘇。

  自利比亞局勢進一步激化之後,油價也是水漲船高。原油價格在本週一開盤之後,已上漲了約2%,4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漲至每桶103美元上方。有分析師表示,中期價格甚至可能會朝著150美元關口上漲。

  利比亞戰爭比日本大地震對中國的影響更為巨大,因為日本地震只會影響中國的上遊産品,而利比亞戰爭將會影響中國的整個生産要素的成本價格。“這向我們這個依賴傳統能源並處於産業加工鏈下游的製造業大國提出了挑戰,我們的能源出路和産業出路到底在哪?這也是我目前最大的一個問號。”沈國兵表示。

  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2.5億噸標準煤,比2005年上漲46%。5年間,中國幾乎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也越過了50%這一國際警戒線。

  雖然發改委有關官員表示,中國並不會停止發展核能的決心,但目前中央政府對發展核能持更加審慎的態度。16日,國務院決定組織對我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並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此外,沈國兵強調,利比亞戰爭挑戰了聯合國的制度規則,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將會加強對聯合國規則的約束,加強對聯合國制度規則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