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07: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范璟
3月22日,標準普爾(下稱“標普”)召開電話會議,對香港銀行的未來進行展望。總體上,標普認為2011年香港銀行業前景穩定,但風險上升。
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是“內地企業貸款中,相當部分是中小企業以及和房地産相關的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弱。此外,不少貸款的企業為貿易企業,受到的衝擊比較大。”標普分析師廖強認為。
同時,標普認為,中資貸款人在香港銀行的貸款,構成香港銀行業面對的主要風險。此外,內地收緊銀根,令內地中小企轉至香港借貸,間接推高了香港中小企借貸成本。
內地貸款激增風險
標準普爾分析師沈恩澤告訴記者,內地企業到香港銀行貸款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並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相信正成為香港銀行業新的風險。
另一位標普分析師曾怡景則透露,目前給內地企業的貸款,已達香港銀行全部貸款的20%-30%,未來可能會增長到40%和以上。雖然目前風險可控,但是曾怡景擔憂,對大陸企業的貸款速度增長過快,會導致銀行不能充分了解新客戶情況,形成信貸風險。
“風險不是一夜之間來到,會慢慢來到。去年貸款增長很快,但很多是給老客戶擴大經營,而不是新客戶。”曾怡景説。
由於內地近來多次上調貸款利率和準備金率,企業的貸款利率分別上浮10%到70%不等,為了降低貸款成本,一些企業開始轉向利率較低的香港銀行,導致香港銀行向大陸企業的貸款發放量增長迅速。
以香港老牌銀行恒生銀行為例,2010年恒生銀行在香港使用的貸款總額增加26.2%,但其在內地使用的貸款組合增長28.4%,到2010年底達到港幣364億元。
同樣在中國內地業務頗多的東亞銀行2010年年報顯示,其在中國內地的貸款從2009年的930.84億港元增長到1188.98億港元,同比增長27.7%,而同期香港的貸款從1215.38億港元增長到1451.09億港元,同比增長為19.4%。
事實上,香港金管局統計數據也證明了這一趨勢,其資料顯示,香港銀行體系2010年對中國內地的債權(包括銀行和非銀行)增長遠高於香港對其他境外的債權增長,而對中國內地銀行和非銀行所持債權包括在對外債權總額中。
根據金管局的“銀行系統”報表,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對外債權總額在這10年內增長不是特別明顯,增長11.3%;而同一時期的“對外負債及債權”表中可以看到,對中國內的地銀行和非銀行債權總和增長149%,
不過,香港銀行對此風險亦有察覺,恒生銀行在報表中寫道:“本集團于內地增加貸款的同時,亦繼續對信貸風險評估保持高度警覺。”
拆解內地貸款
標普分析師廖強介紹,內地企業的貸款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通過香港銀行內地子行為內地中小企業發放的貸款;第二種是香港銀行向內地大企業發放的直接貸款或者銀團貸款;第三種是香港銀行向在香港註冊,但內地有業務的企業發放的貸款。
為了了解香港對內地企業的貸款政策,記者以客戶身份致電本地銀行。
恒生銀行企業貸款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在香港註冊的公司才可以申請人民幣貸款,而且企業代表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如果要申請人民幣貸款,企業代表需要攜帶公司賬務的往來情況、最近六個月的徵信記錄等到銀行親自辦理。根據公司的情況,貸款利率從每個月最少0.38到1點多。”該人士表示。也就是説,人民幣貸款服務主要提供給在香港註冊,但在內地有業務往來的企業。
而另一家香港老牌銀行永亨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必須要有在香港註冊的公司才可以獲得貸款,抵押物也需要是香港本地的物業,新公司比較難獲得貸款。
“以上兩家銀行介紹的業務主要是第三種。”廖強解釋,第三種情況下,尚難分辨內地企業和香港本地的企業誰的貸款風險大。
不過,第一種貸款情況風險最大。一個很直接的證據是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內地的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快於中資銀行,可以反映出在華外資銀行的客戶基礎和整個市場的不一樣。”廖強説。
在中資企業貸款量增大之時,亦有擔憂稱這種情況會對香港本地企業構成壓力。在電話會議中,曾怡景肯定了這一擔憂,他表示由於內地企業來港貸款,香港的一些企業與銀行的議價能力有所降低,但這一情況不會持續很久。當內地的流動性有所改善的時候,這一情況也會有所改變。
但更進一步的解釋是,內地中小企業的貸款不會對香港中小企業的貸款議價能力構成壓力,壓力主要來自於國內大企業的貸款。
“物業作為抵押是比較小的企業進行的貸款,這些貸款不會對香港企業的貸款構成壓力,壓力主要來自於內地的大企業通過銀團貸款的方式在香港銀行進行貸款。”廖強説。他認為,由於國內融資機制不健全,加之流動性收緊,當國內大企業在香港融資規模不斷擴大,自然會給香港企業形成間接壓力。“一般銀行都喜歡貸款給大客戶。”廖強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