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0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龐東梅
記者龐東梅在通脹預期上升的背景下,我國消費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去年四季度開始,由於通脹預期的上升,我國居民消費意願開始出現下降。而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18億元,同比增長15.8%,比2010年12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今年前兩個月CPI增速為4.9%。如果考慮到春節拉動消費增長的因素,這一數據看起來似乎不太好看。單看2月份不高的數據,大大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放眼當前的房市和車市,與消費的回落有所吻合。在我國加大房地産宏觀調控的力度下,房屋成交量出現下滑。作為一個消費熱點的房地産,交易量的下滑對相關上下游的消費都將産生影響。
汽車,在前兩年消費的平穩增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採取了諸多刺激汽車消費的舉措,包括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以及汽車下鄉等。這些短期措施極大推動我國車市的“火爆”行情。而今年,我國不僅取消了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在某些城市比如北京,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甚至出臺了一些帶有“限購”色彩的措施,無疑對車市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如果説房屋、汽車的消費人群主要是中高收入者,那麼食品類消費增速的回落,顯示出通脹預期的上升已經給中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影響。尤其是低收入者,食品消費在其消費結構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物價的上升對低收入人群的影響較大。
通常來講,由於消費的增長與物價關係密切,如果假定居民消費行為沒有大的變化,物價上升很有可能會帶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上升。但是從當前的數據中,在我國看到的卻是負相關關係。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通脹預期下,人們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消費行為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出於對未來存在不確定性的擔憂,居民消費趨於謹慎。
當然,我們不能僅憑前兩個月的數據就得出消費增長乏力的判斷,從全年來看,我國消費增長依然保持了較為樂觀的增長態勢。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專欄)對今年消費增長依然謹慎樂觀,他認為,城鎮特別是農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將為消費高位趨穩提供支持。
“十二五”規劃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並提出“居民消費率上升”的目標。“十二五”開局之年,前兩個月消費的表現,告訴我們刺激消費絲毫也不能懈怠。消費的增長對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意義重大。
對於普通百姓來講,最渴望的是收入增加,口袋裏有了錢才能安心“花錢”。因此,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是刺激消費之根本。
從增收的角度來看,前期的諸多舉措已顯現一些效果,如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在我國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種地農民的補貼力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農民種地收入有所增加,同時,進城農民工工資的上升,拉動了農民收入的增長,這都有利於農村消費的增長。
我國今年已經明確提出上調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合理調整稅率級次級距,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但毫無疑問,此舉將惠及眾多的工薪階層。稅收的減免意味著收入的增加,這對於消費的增長無疑是一大利好。
此外,今年我國將繼續增加政府用於改善和擴大消費的支出,增加對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農民的補貼,這將進一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購買力。此外,我國繼續實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的政策。“十二五”規劃也提出了使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速度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
從政策層面上釋放出的信號可以看出,未來五年居民收入上升是可期的,這也將支撐今後我國消費保持平穩的增長態勢。
除此之外,加大對居民包括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的力度,也將會在更大程度上緩解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
然而,我們也看到,收入分配改革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雖然目前已經受到我國的重視,給居民在收入提高方面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是該項改革至今仍難以獲得實質性進展。這也註定居民對未來收入增長仍然存在擔憂,影響其消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