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打新收益不再保底 年內近三成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0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記者 錢曉涵 ○編輯 于勇 朱紹勇

  A股市場曾經的“無風險”打新收益率正變得越來越低。昨天,三隻創業板新股科斯伍德、福安藥業、佳士科技在深交所掛牌交易;然而,福安藥業、佳士科技股價全天未見紅盤,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這也意味著中簽上述兩股的投資者全天都面臨“被套牢”的窘境。

  今年以來,新股破發的現象頻頻發生。統計顯示,截止到昨天,年內在滬深兩市掛牌交易的新股共有84隻,其中,包括華銳風電、洽洽食品、森馬股份在內的25隻新股上市當天股價即跌破發行價,破發比例高達29.8%;而在去年同期,兩市掛牌交易的85隻新股中,僅有5隻新股于上市首日遭遇破發。

  昨天上市的福安藥業和佳士科技,日成交均價為40.11元和25.43元,分別較發行價下跌4.2%和4%,跌幅在25隻破發新股中排行中游。統計顯示,年內新股上市首日跌幅最高的個股當屬天瑞儀器,1月25日掛牌交易當天,天瑞儀器日成交均價報55.7元,較發行價大跌了14.31%;除天瑞儀器外,年內上市首日破發幅度超過10%的新股還有東方國信、亞太科技、迪威視訊、風範股份等五家。

  業內人士表示,新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的大幅提升,意味著資金利用一二級市場間價差進行無風險套利操作的利潤空間已經受到極大擠壓。

  自2009年以來,監管層啟動了兩輪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緊緊圍繞詢價定價機制和股票配售機制,完善制度安排,強化市場約束。第一輪改革通過杜絕詢價對象高報不買、低報高買,促進其在報價中表達其真實意願,對其報價行為形成市場約束力;通過淡化行政指導,形成了進一步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

  自2010年11月起,監管層啟動的第二輪改革從股票配售機制出發,通過引入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具有長期投資意願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詢價和配售,進一步提高定價質量;通過引入網下搖號機制,從股份獲配量上強化對詢價機構報價行為的約束力,促使其加大對新股投資價值的研究力度,促使其合理報價;通過公開詢價機構具體報價情況和承銷商的估值結論,努力提高機構詢價和定價的透明度。

  毫無疑問,新股上市後破發比例提高的現象從客觀上起到了倒逼詢價機構謹慎報價的效果。統計顯示,近期發行的新股市盈率呈現下滑趨勢,詢價機構報出的平均價格較發行制度改革前有所回落。當然,新股上市首日破發增多的現實,也大大增加了散戶投資者“打新”的風險,對此,業內專家建議,個人投資者不應盲目申購新股,而是應該在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下,謹慎做出申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