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大學生起薪原地踏步不如農民工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社會各界熱議“大學生易招,農民工難求”

  深圳商報記者 秦興梅

  我市今年人才引進工作上周啟動。然而與內地企業到沿海省份反向爭搶農民工的新趨勢不同,經濟發達地區大學生的就業起步價卻原地踏步,有的行業甚至連快遞員和保姆都不如。現在真是大學生易招農民工難求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月光族”vs米粉店服務員

  即將從內地一所大學畢業的薛小姐,現在深圳一家園林景觀設計公司實習。從網站上看到這家公司的招聘廣告後,薛小姐投出了簡歷,並很快通過了筆試和面試,得到承諾説將在其畢業後予以錄用。不過,對深圳滿懷憧憬的薛小姐發現,就業條件比她心裏原本並不高的期望還要低:扣除“五險一金”及稅費後的月薪為1800元,不包吃住。

  薛小姐計算過,一日三餐和搭乘公交,另加不斷上漲的房租,1800元的收入是典型的“月光族”。更讓她失落的是,出租屋樓下那家經常光顧的桂林米粉店,老闆的啟事貼出近兩月,2000元包吃住的條件仍招不來服務員。

  “211”院校畢業生vs 紅酒銷售員

  與薛小姐一樣感到大學生貶值的還有國內一所“211”院校畢業的蘇小姐。她去年在某知名研究所完成碩士論文研究後來到深圳一家外資食品企業任職,包吃包住,月薪1500元。

  今年春節後,蘇小姐發現公司急招員工。為了招到紅酒銷售員,公司開出3000元底薪加提成的豐厚條件,希望員工不吝推薦業內熟手。蘇小姐曾玩笑似的對領導説,不如讓她去賣酒,收入高。誰知領導卻回復:你們大學生坐在實驗室裏吹空調多舒服。這樣的工資還不如一個農民工,蘇小姐告訴記者。

  設計師vs泥水工

  吳先生是深圳一家建築裝飾公司的負責人。吳先生説,公司每年會根據發展需求招聘一定數量的大學生到公司從事裝飾設計或工程項目規劃,月薪起點是3000元左右。這在業內也是“偏上”行情。許多年輕人為此感到很滿足。如果客戶提出修改意見,他們甚至加班熬夜,趕出新的設計圖紙。

  但公司很多工程隊的師傅現在都喜歡跟自己的孩子説“會讀書有啥用?大學畢業連個工作都找不到,早早出去打工學技術吃穿不愁”。這些話雖然讓同是大學畢業的吳先生和設計師們感到不是滋味。

  起薪原地踏步vs漲幅驚人

  根據今年2月28日出爐的《2010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白皮書》,2010年廣東大學生平均起薪為1879元/月。其中,本科生為2250元,專科生為1592元。從地域來看,深圳的薪資水平最高,到深圳的4萬畢業生,平均起薪為2120元/月。

  不過,這種增長顯然不如快遞、家政、餐飲、建築、工廠等農民工群體集中的行業漲幅樂觀。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1年《中國社會藍皮書》顯示,在2006~2008年,本科畢業生的初職月薪增長微弱,而2008年之後則略有下降。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分析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統計數據後認為,這幾年間,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農民工的月工資近年來由700元左右躍升至約1200元。農民工和大學生的起薪差距逐漸縮小,而且漲幅驚人。

  網民熱議“誰該羨慕誰?”

  “一個本科生的工資,甚至不如一個農民工的工資高。尤其是平民子弟,拿著一兩千月薪,望著幾萬元一平米的天價房的時候,‘知識改變命運’似乎有些矯情。”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專家對農民工與大學畢業生就業現狀的感嘆,也引發各界對大學畢業生與農民工工資水平的關注。

  網友ksh説:“農民幹的是苦活臟活累活,勞動強度很大。錢拿得多是價值回歸。”江蘇的網友説:“我去年招聘了3個大學生,均幹了3個月離職,整天在公司飛信、玩電腦遊戲、上網qq,就這樣還要加工資,嫌起薪低。他們有什麼資格和父輩的大學生比較?”陜西的網友説:“高學歷不等於高能力。大學培養的畢業生多數屬於眼高手低型,就能力而言甚至比農民工差多了。累的活幹不了,科技含量高的活也幹不了。”

  也有意見針鋒相對:

  網友jindu説,“國家每年花幾萬元培養一名大學生,農民工不需要怎麼培養收入就超過大學生。這種現象根本不值得高興。這絕對是對知識的褻瀆。試問世界上哪個發達國家不是靠知識發展起來的單靠體力去工作,中華出路何在?”

  網友“渭水螞蟻”更質疑:“這種現象是對農民工的歧視還是對當代中國教育的羞辱?”

  還有不少網友給大學生提出鼓勵和建議:風物長宜放眼量。

  網友tyudng認為,待遇並不是起步時最重要的。大學畢業生應更多考慮所去單位能否學習先進的技術,事業發展的前景有多大。

  網友dufu認為,大學生用剛畢業的薪酬和熟練工人相較,不具有可比性。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單位工作三四年後,隨著職務、技能的提升,待遇自然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