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0: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一隻北非的蝴蝶扇動了幾下翅膀,掀起一場全球的風暴。日前,來自OPEC第八大石油生産國——利比亞的“蝴蝶效應”正在迅速擴散。這次影響的包括國際原油、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以及對中國輸入型通脹的壓力。
■本報記者 包興安 沈明 實習生 陳紅
上週五,除了日本核泄漏事件的處理進程,全球又多了一個焦點——利比亞戰火。作為世界重要的産油國之一,利比亞局勢惡化將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帶來哪些影響?輸入型通脹將如何影響中國CPI走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指出,PPI與CPI的漸行漸遠加大了成本上升向最終消費品傳導的壓力,這次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如果再走高,國內物價調控壓力將繼續加大。
油價上升壓力加大
截至3月21日8點36分,紐約原油期貨5月份合約報104.16美元,上漲2.31美元,漲幅2.27%。美英法“多國聯軍”開始對利比亞發動軍事打擊,市場人士擔心此舉將使利比亞原油出口全面停滯,並再次推高油價。不過,就對中國的影響來説,專家稱主要體現在成本價格方面。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已經上升了約20%。約從一個月前開始,利比亞的原油出口幾乎降至零。利比亞為世界第15大石油出口國。據國際能源署(IEA)公佈,今年1月,利比亞日均生産169萬桶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其中原油158萬桶。日均出口原油149萬桶,其中85%輸往歐洲。
拉扎德資産管理公司投資組合董事總經理羅納德 坦普認為,戰爭對油價的影響僅可看作供應鏈方面出現的短期憂患,由於未來需求仍將十分強勁,油價長期趨勢仍將走高。坦普認為,目前雖然油價飆升,卻並沒有偏離基本面。長期來看油價趨升是必然趨勢。主要原因在於新興市場國家需求量非常旺盛,這些國家面臨城市化、完善基礎設施等任務,必將進一步推高油價。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全球經濟的整體復蘇趨勢,使能源需求再度高漲;美聯儲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又使大量資金涌入大宗商品市場。上述兩大因素導致油價上行預期持續增強,投機交易活躍。目前全球石油日産量為8500萬桶,而石油投機交易量平均每天達到2.2億桶。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研究員小山堅認為,中東北非局勢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是今後一段時期影響油價走勢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供應方發生更多問題,油價將再次上揚。屆時,歐佩克和國際能源機構的應對策略,將成為左右市場的關鍵。
對較快從金融危機中復蘇的新興經濟體來説,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導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給它們實施宏觀調控增加了難度,並給經濟增長帶來新的隱患。匯豐銀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油價達到每桶120美元,可能會使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增加1個百分點,印度增加1.3個百分點,印尼增加1.2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微博專欄)表示,就石油進口量而言,利比亞算不上中國重要石油進口來源,在中國歷年進口石油來源中最多僅佔百分之二三。因此,利比亞戰爭升級不足以顯著干擾中國進口原油的渠道和數量,這場戰爭對我國石油進口的衝擊主要體現在成本價格方面。
中石油21日表示,儘管在日本和利比亞等都有相關業務,但兩地近期發生的事件對中石油影響並不大。
中石油財務總監周春明表示,中石油在日本大阪的煉油廠,地震時候正處於檢修期,且離受災地區較遠基本沒有受到損失;而在利比亞,中石油上市公司本身在此並沒有業務,中石油集團有相關勞務項目,但公司人員已經撤離。此外,他還表示,利比亞局勢所牽扯的石油業務大部分是供應歐洲,與中國相關業務也較少。因此上述地區的動蕩對公司油氣運營沒有大的影響。
但比照利比亞局勢,目前中石油上市公司和集團公司在伊朗和伊拉克等中東地區都有相關業務,尤其是在伊拉克等全球最重要的油氣資源地。中石油對於地區動蕩的危機應對方案也正在形成中。周春明透露説,目前,國家主管部門已經組織好幾次專題研究,他“個人理解”今後公司應對危機大的戰略方針是:國內好不放鬆加強勘探,二加強新的渠道合作談判,比如與俄羅斯等新興産油國的談判。
在談到油價波動對公司業務影響時,他表示,作為能源行業,中石油業務重心以上遊為主,時時關注油價走向。目前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等,西亞北非的動蕩都對油價産生了影響。依據公司目前的業務結構,油價在90美元的時候,利益傳導是正向的,超過90美元,對公司業績會産生負面影響。他希望能推出兼顧各方利益,有利於持續發展的機制。
此外,在中國市場,上次成品油調價為2月20日,截至3月18日,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達10.62%,遠超4%的調價紅線。而到本週22日,調價的另一條件“22個工作日”也將滿足,屆時調價窗口將再次打開。有分析認為,與以往類似,在油價高企的時候,調價的時間會有所滯後,幅度也會相應減小。
大炮一響黃金看漲
金價將漲至什麼樣的高度一直是貴金屬市場炙手可熱的話題。2011年年初,受投資者不斷削減黃金頭寸以重新平衡其投資組合的影響,金價一度受挫明顯,但進入2月份後,以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為首的風險事件的興起使得避險買盤重新涌現于市,金價開始重歸強勢並於3月7日將歷史紀錄改寫為1444.40美元/盎司。在此之後,市場上開始不斷涌現出有關金價今年走勢前景的各種預期。
受美英法等聯軍突然空襲利比亞消息影響,現貨黃金3月21日開盤于1419.5美元,亞洲交易時段一路上漲,盤中最高至1429.33美元,現持穩于1425美元一線。
東方證券3月21日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市場對中東和北非等地區政治穩定性的擔憂不斷增強,以及日本地震引發的核泄漏危機,將導致投資者對黃金避險需求增強。同時,糧食、原油、工業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通脹壓力加劇,而黃金保值功能將得以顯現。此外,2010年黃金需求量創10年新高紀錄,黃金傳統供需平衡局面已經逐漸被打破。綜上所述,預計短期多重因素將利好黃金。東方證券繼續指出,持續看好黃金價格和A股黃金板塊投資機會。
澳新銀行(ANZ)首席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師Mark Pervan指出:“利比亞趨於惡化的地緣政治形式和愈演愈烈的武裝衝突刺激了投資者避險和資産保值的需求,黃金買盤激增。同時由於日本大地震,G7聯合共同干預金融市場,減弱日元的暴漲。結果歐元兌美元也受到了G7干預影響,一路走高,從而出現黃金大幅度的反彈。”
“3、4月份本來應該是金價回調的季節,由於利比亞局勢,這次沒有完全調整下去。”天津鑫桂貴金屬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謝春認為,由於地緣政治引發的避險資金大量流入,金價飆升無可避免,短期來説還將有上漲空間,“下週一的漲幅也將達到10美元以上。”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市場人士預期黃金將於2011年繼續其不斷刷新歷史紀錄之旅。調查顯示,將近47%的市場人士預計金價將以1500美元至1800美元的價格為2011年畫上句號;有23%的市場人士預計金價將處於1200美元至1500美元區間;另有17%的市場人士相信金價將漲至1800美元至2000美元;僅有7%認為金價將跌至1000美元至1200美元;5.2%預計金價將跌至1000美元下方。
高盛稱,未來3個月,金價可能會上探每盎司1480美元,因中東、北非局勢動蕩以及上週日本海嘯等全球重大事件使美國實際利率走低。
高盛認為,黃金市場出現超賣,並表示,鋻於美國實際利率下降,市場近期的回調為投資者提供了不錯的買進機會。利比亞局勢繼續利好黃金。中國提升存款準備金率至20%(大型銀行)以及中國收緊對金價有一定負面影響。整體看,黃金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揚勢頭。
摩根士丹利將2011年金價目標水平定於1512美元/盎司;蘭德黃金資源公司則預計金價將漲至1500美元/盎司。
短期內銅價迷失方向
3月21日,有色金屬上市商品方面,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期鋅、期鋁三大品種漲跌互現。其中期銅主力合約收盤下跌270元,至每噸7.14萬元,跌幅0.38%;期鋅主力合約收盤下跌230元,至每噸1.80萬元,跌幅1.26%;期鋁主力合約收盤上漲65元,至每噸1.66萬元,漲幅0.39%。跟蹤有色金屬類商品綜合價格表現的文華有色指數收盤下跌0.48%。
今年銅價遭遇了“黑色三月”的急速下跌行情,此前市場還紛紛看好銅價在傳統的消費旺季的表現,但此次銅價乃至整個商品市場都遭遇了“倒春寒”,其中的原因不乏中東政治動亂,捲土重來的歐債危機擔憂,中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的累加效應以及發生於3月11日的日本地震打壓。其中由日本地震而引發的海嘯以及多個核電站爆炸事件使得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極大的影響。
瑞達期貨認為,進入3月份,全球的宏觀環境動蕩不安,一系列的風險事件不斷發生,市場上投資者的風險情緒一直並不樂觀。首先自2月中旬以來,中東的政治動亂不見好轉,而是不斷升級且不斷蔓延至周邊國家,油價和黃金受此刺激大幅上漲,而油價的大幅上漲又引起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成長的擔憂,銅價最初對於不斷上漲的油價表現出了較強的抗跌性,但此後在油價持續運行于100美元/桶之上,且不斷走強之際,銅價終於抵抗不住,實現破位下跌。
瑞達期貨認為,此次銅價下跌除了宏觀環境的不利變化之後,市場對中國銅消費預期的不斷淡化也是其中一個因素。此前市場一直炒作中國銅的消費需求將十分強勁,但從中國未鍛造銅及銅材的進口量和精煉銅的産量兩項指標可以看出,實際上中國對銅的消費並沒有之前預期的那麼強勁。
數據顯示,國內庫存的高企表明國內供應充足,遠遠滿足的了下游工廠的需求。另外截至2月份,中國的精煉銅産量為38.6萬噸,亦處於歷年同期水平之上,再度表明國內供應的充足。另外2月份中國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大幅減少,進口量為235469噸,環比下滑35.35%,同比下滑26.94%。雖然2月進口量的下降部分原因歸結于中國春節放假,但因其進口量處於歷年同期較低水平,僅略高於08年2月226980噸,從而也表明了在國內高企的庫存,較高的精煉銅産量以及兩市不利的套利窗口下,貿易商逐漸減少了銅的進口量。
瑞達期貨表示,短期來看銅價所處的宏觀環境還未轉好,市場風險情緒隨時可能因中東政治動亂以及日本地震所産生的核輻射問題而不斷上揚,因此銅價較難實現大幅上漲。庫存方面,較低的登出倉單表明未來倫銅庫存料延續增加態勢,而國內較高的庫存又不斷提醒著投資者國內的銅供應十分充足,全球庫存的不斷增加緩解了此前對於銅市供不應求的擔憂。持倉方面,不管是基金還是普通散戶為回避銅價大幅下跌風險,在銅價下跌過程中不斷減倉,從而使得短期內銅價失去上漲的動力。
大宗價格上漲引通脹高企擔憂
業內人士擔憂,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必將推高PPI,增大其向CPI的傳導壓力。2月份我國CPI增幅仍維持在4.9%的高位,而PPI增幅已擴大至7.2%。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等專家提出,PPI與CPI的漸行漸遠加大了成本上升向最終消費品傳導的壓力,這次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如果再走高,那麼物價調控壓力將繼續加大。
山東濟南華民鋼球股份公司董事長侯宇岷表示,近年來出口鼓勵的優惠力度明顯降低,並且去年以來鋼材成本一直上漲,加之人民幣升值,公司利潤已不斷降低,為扭轉困局公司已在全力開拓國內市場。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的反彈,及今後幾個月外匯佔款等流動性過剩因素依然存在,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一段時間內,物價上漲壓力依然不小。
業內人士認為,但從中長期看,隨著國家貨幣政策調控力度的加大以及外貿平衡的逐漸改善,中國物價調控仍具備諸多有利因素。
海關總署近日發佈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2月份出口增長步伐明顯放緩,當月出現7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前2月累計逆差8.9億美元。但其中的一般貿易項逆差已達到288.5億美元,同比擴大3倍。專家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匯佔款壓力。
山東濟南華民鋼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宇岷對近一年來貿易環境的變化深有感觸。他説,近年來國家對出口鼓勵的優惠力度明顯降低,並且去年以來鋼材成本一直上漲,加之人民幣升值,公司利潤已不斷降低,為扭轉困局公司已在全力開拓國內市場。
除外匯佔款有緩解趨勢外,人民銀行控制貨幣供給已十分明顯。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7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別低1.5和9.8個百分點;當月本外幣貸款增加5618億元,同比少增2329億元。
國泰君安資深證券分析師呂愛文指出,3月份CPI有可能再次上升,這給短期的調控帶來巨大壓力。在控制物價的同時,需要適當平衡實體企業面臨的成本上升壓力,企業自身也應通過轉型升級、提高産品附加值的辦法,來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
資本市場短期衝擊有限
北京時間3月21日晚間,美股早盤大幅攀升,道指上漲200點並重新回升到12000點以上。AT&T同意鉅資收購德國電信美國子公司以及巴菲特看好亞洲股市言論,提升了市場信心。
市場幾乎沒有受到利比亞衝突升級以及油價突破每桶104美元的影響。美國及其盟友加強了針對忠於卡扎菲的軍隊的空襲力度,利比亞首都上空聽到盟軍戰鬥機的聲音,利比亞官方稱卡扎菲居住的院子當中有一棟建築被擊毀。
美東時間3月21日10:38(北京時間3月21日22:38),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95.98點,報12,054.50點,漲幅1.6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50.17點,報2,693.84點,漲幅1.90%;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9.72點,報1,298.92點,漲幅1.54%。
招商證券海外市場分析認為,由於經濟基礎尚不穩定,美國經濟復蘇低於預期,加上諸如油價、地震等各種因素,導致美國國內通脹加速,可能會讓美聯儲把加息日程提前。受此影響,資金不斷流入債市。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3.34%。
至於對A股市場的影響,國投瑞銀基金相關人士表示,A股未來情況看,並不會過於悲觀,畢竟A股市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同時,A股市場的底部可能並不十分遙遠。目前市場主要對資金面有所擔憂,無論是緊縮貨幣政策,還是拆借利率走高態勢,都直接令投資者對後市抱悲觀情緒。
縱觀A股歷史,2001年10月7日,阿富汗戰爭爆發前後,上證指數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戰爭爆發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即應聲暴跌2.17%,儘管第二天反彈1.05%,但接下來上證指數在下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之時,上證指數正處於緩慢的上升通道中,戰事爆發並未對上證指數帶來明顯的影響,僅是延長了市場震蕩調整的時間。
業內專家表示,2001年-2003年的市場總體而言處於熊市,無論是市場容量或者貨幣存量等與今天的市場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歷史數據對今天的市場並無太大的參考價值。從國際局勢角度來看,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或將推漲美元升值,進而加大市場避險情緒,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從而導致A股市場資金緊張,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信建投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胡艷妮認為,利比亞局勢緊張短期來看肯定會增大A股市場壓力,但若不考慮戰事向外擴張的風險,這種壓力會逐漸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