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愈演愈烈的“瘦肉精事件”,讓中國最大的肉製品企業——雙匯摔了個大跟頭。
據最新消息顯示,截至3月19日中午12點,濟源市已對全市的7家雙匯連鎖店和59家雙匯冷鮮肉專營店現場封存雙匯冷鮮豬肉1877.9公斤,共抽樣46個,其中6個疑似陽性,34個陰性,6個正在檢測等待結果。
“目前,所有濟源公司生産的産品,不管有無問題,都已經下架,並在收回之中。而濟源工廠,自3月15日之後,就停産整頓,不再生産了。”3月21日,雙匯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杜俊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其他工廠和地區由於未發現有“加精”肉現象,因此並不存在下架召回的行為。
而記者走訪上海市一些超市發現,部分超市已經不見雙匯産品蹤影;而部分有其産品的超市,則都貼出了降價促銷的標簽。
對於此次事件所造成的損失,杜俊甫表示尚無統計數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雙匯內部人士則直言:“很受害!”
除了“瘦肉精”環節本身,此次事件還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對正在進行中的整體上市進程的影響,是否會帶給雙匯乃至整個行業巨大的戰略轉變,也都引人關注。
資本市場冷與暖
首先受到直接影響的,是雙匯旗下上市公司雙匯發展(000895.SZ)。
在央視爆出“瘦肉精”事件的3月15日當天,雙匯發展以跌停報收。15日晚間,雙匯發展發佈停牌公告,宣佈待相關事實核實清楚之後復牌。然而,截至3月21日晚間,雙匯尚未發佈復牌公告。
不過,基金們已經開始行動。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為22隻。3月19日,重倉持有的國泰、大成、博時、上投摩根五家基金公司均發佈了調整雙匯估值的公告。其中,興業全球、國泰、大成、上投摩根四家基金公司自2011年3月18日起,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雙匯發展進行估值調整,博時基金公司則從3月21日開始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雙匯發展進行估值調整。
其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興業基金公告稱,經與託管行協商,一致決定自3月18日起,對旗下基金所持有的雙匯發展按照70.15元的價格進行估值;待雙匯發展復牌後,自該股票復牌之日起恢復按收盤價估值。這一估值相比雙匯發展停牌價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調10%。
博時基金業也同樣表示,自2011年3月21日起,對雙匯發展股票的估值價按其停牌前價格下調10%計算。
不過,相比基金而言,各大券商的研究報告則相對樂觀。
興業證券分析師陳宇在3月17日的報告中認為,如果雙匯發展繼續下跌可密切關注。“暫時不討論道德和監管問題,單純從投資的角度,只要消費者習慣沒有改變,食品飲料工業化趨勢沒有改變,食品飲料本土市場邊界沒有被突破,出事企業沒有到破産的地步,那麼行業危機就是買入有渠道和知名度優勢企業的好時機。”
銀河證券分析師董俊峰也在最新報告中認為,瘦肉精事件不改雙匯公司長期投資價值。“濟源雙匯是擬注入上市公司的生豬屠宰量最小的資産,其生豬屠宰産能100萬頭,佔重組後總産能的6.6%。”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蕓則認為,由於此次事件涉及雙匯品牌,將很可能影響消費者對公司産品的認同度,“關鍵看公司如何採取應對措施,若處理得當不會對公司經營産生實質性的影響”。國泰君安分析師胡春霞則表示“不好説”。
資産注入或延期
而資本市場對於目前在進行中的雙匯整體上市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也同樣持有疑問。
根據雙匯發展去年11月28日晚間公佈的一系列公告,來自雙匯發展大股東雙匯集團和羅特克斯所持有的屠宰、加工等肉類主業共29家公司,將分別通過資産置換、購買以及吸收合併等方式進入上市公司,以解決多年來集團與上市公司間關聯交易額巨大的沉疴。
重組方案顯示,濟源雙匯未來將伴隨眾多雙匯集團下屬企業一起注入到上市公司之中。
資料顯示,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8日在濟源市正式奠基開工,2009年8月前竣工。前期總投資2.2億元,佔地168畝,主要包括年屠宰150萬頭冷分割生豬屠宰線、年産3.3萬噸低溫肉製品生産線等,是雙匯下屬一家大型生豬屠宰和低溫肉製品生産企業。
杜俊甫也表示,濟源雙匯以屠宰為主,肉製品産量很小。
根據雙匯發展財報顯示,2010年上半年,雙匯發展從濟源雙匯購買了6.4576億元的鮮凍肉和肉製品,佔到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達到4.2%。
胡春霞認為,此次瘦肉精事件,會使得雙匯的資産注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但只是時間上會有一定的推遲,其他並無大礙。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郭會勇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認為,資産注入最有可能受到的影響是濟源公司的關停——這也是雙匯未來為了對廣大消費者有個合理解釋,而最可能採取的措施。
“整體上市方向應該不會變。”郭説。
事實上,“雙匯整體上市,解決關聯交易,維護股東利益”也正是雙匯發展流通股股東一直以來的要求,也是在此壓力之下出臺的方案。
雙匯們的拐點
雙匯在豬肉製品方面的擴張是否也會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並有所調整呢?去年整體上市方案公佈後,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曾對記者表示:“未來兩年,我們將投入200億資金在全國各省會城市進行佈局,上馬新項目。我們計劃未來每年以超100億元的速度向前發展,到十二五,上市公司能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銷售。”
“瘦肉精事件”後,本報記者據此諮詢前述內部員工,該人士表示,目前全公司上下均針對此次事件在開展工作,“後續計劃現在還沒時間考慮”。
事實上,在瘦肉精事件甫一曝光之時,市場便將此比作肉類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並希望借此對全國的肉類行業進行整頓。
以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為例,為了從源頭控制質量,此後眾多乳業巨頭均把自建奶源當做了一項重要工作。
郭會勇認為,“瘦肉精”的存在,也和養殖非常分散有關。企業自建養豬場,在一定程度上對“瘦肉精”等現象會有遏製作用。
河南省肉類協會秘書長何洪波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農戶”在中國仍然是一種成熟的模式。在河南,有一半以上處於農戶自養狀態。
而據記者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河南,農戶養殖仍佔到40%以上的比例。
近幾年,加工企業包括雙匯、高金、雨潤等紛紛開始往上遊生豬養殖發展,不過自有養殖場所佔比例仍很小。郭會勇認為,相比新希望、中糧等企業,雙匯在上遊建設方面還顯得更弱一些。此次被曝光的雙匯濟源,其問題豬也是由農戶提供。
此前,一位雙匯內部人士就對記者表示,中國生豬養殖必定將從散戶養殖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這將便於生豬品種控制和疾病防疫。而由加工企業投資這個領域,也將保證下游加工産品質量。
但眾多業內人士均對記者表示,這一事件之後,雙匯等肯定會擴大自有養殖的力度。但要做到大比例地自建養豬場,並不現實。“未來,還是以‘公司+農戶’為主,企業還會控制收購一些養殖廠。這樣比向散戶收購要規範一些。”
郭會勇認為,瘦肉精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促使雙匯加大進入肉雞領域的力度。在此之前,雙匯在肉製品領域主要以豬肉為主。
早在2009年4月,雙匯便與日本火腿集團合作共同投資17.9億元,開發肉雞養殖及加工項目。去年1月,5000萬隻肉雞清真肉製品加工項目正式開工,並於當年投産。該肉雞養殖及加工項目也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自繁自養肉雞加工項目。
而在去年3月接受記者採訪時,雙匯董事長萬隆還透露,雙匯也正準備在面製品行業大展拳腳。
一位行業內的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他看來,此次瘦肉精事件的曝光,對整個行業和消費者都是好事。他告訴記者,除了雙匯,很多企業也都存在這種現象。“很多企業都不查(瘦肉精)的,這很普遍。”
鋻於這種情況,他建議,目前全國開展的針對雙匯産品的瘦肉精檢測,應該擴大到行業範圍,而不僅僅針對一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