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李小曉
可能很多中國人不認識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也沒聽過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但提起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卻幾乎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因為他不僅是繼勞工部長趙小蘭、能源部長朱棣文之後奧巴馬政府的第三位華裔部長,更曾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的華裔州長。
3月9日,駱家輝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提名為新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一旦獲國會參議院確認,駱家輝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于4月走馬上任。
於是,許多人甚至期盼,這位華裔大使的到來,或將迅速緩解中美貿易摩擦以及人民幣匯率等爭端。
然而,作為一名不會講普通話的華裔,駱家輝表示:“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人們開始困惑,這樣一位持華裔名片的美國人,他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實現“美國夢”的華人孩子
追溯駱家輝的家族歷史,可以説是一段典型而艱辛的移民往事。
20世紀初,駱家輝的祖父駱世澤懷揣“淘金夢”從廣東臺山到美國,在華盛頓一個有錢人家當雜役,隨後回國娶妻生子,于1917年在大陸誕下駱家輝的父親駱榮碩。
駱榮碩13歲時隨同父母返回華盛頓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駱榮碩應徵加入美國陸軍,在歐洲戰場作戰。但是,退役後,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以經營餐館和雜貨店為生。
駱家輝6歲以前都是在為二戰退役軍人而建的低收入公共房屋中度過的。在他的童年記憶中,不僅要幫父親料理小生意,還要為自己的“美國夢”刻苦讀書。終於,憑藉個人不懈努力,他于1968年考入耶魯大學主修政治學。在耶魯的4年裏,他依靠打零工和獎學金完成學業,之後又在波士頓大學獲得法學學位。
畢業後,駱家輝先在檢察官辦公室工作,隨後進入政界。自1982年開始,他先後擔任州眾議員和縣長等職務。
1996年,駱家輝在選舉中勝出,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州長,完成駱家追尋“美國夢”的近百年之旅。
2009年2月25日,奧巴馬就任總統不久,提名駱家輝為商務部長。宣佈商務部長最終人選時,奧巴馬提到駱家輝白手起家的移民奮鬥史。
“駱家輝懂得‘美國夢’,他令‘美國夢’鮮活,”奧巴馬説,“出於這一原因,他能與我一道,在這個時代繼續實現‘美國夢’。”
熟悉的陌生人
駱家輝在接受任命時提到了自己的父親:“如果他還活著,看見兒子獲提名,成為美國駐其先輩國家的大使,將成為他最驕傲的時刻。”
然而對駱家輝本人而言,新的角色既是“能令父親感到最驕傲的時刻”,也將是一場全新的抉擇和挑戰。
在駱家輝之前就任過的駐華大使中不乏中國通。即將卸任的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就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1989—1991年在任的李潔明(James Lilley)出生於中國青島,就任前曾從事對華情報工作多年;新中國成立前的在任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出生於中國杭州,曾任燕京大學的校長,一生都致力於對華工作中。
與他們相比,駱家輝雖然有張東方面孔,對中國的語言文化卻並不熟悉。然而,談起對華貿易,卻沒有人比他更精通。
在他連續兩屆擔任華盛頓州州長期間,他通過推動總額32億美元稅收優惠,幫助波音和微軟等公司在中國設立總部或主要生産設施。該州對中國的年出口在駱家輝在任期間超過50億美元,較此前增加一倍。
為推動華盛頓州對中國出口增長,駱家輝以州長身份多次訪華,還在廣州開設了一家貿易代表機構。
2009年出任商務部長後,駱家輝曾兩次訪華,即2009年11月作為奧巴馬隨行人員訪問中國和2010年5月率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
他在擔任美國商務部長期間十分重視對華貿易,不斷推動兩國貿易,特別是對華出口,可以説把中國市場當成了美國的“搖錢樹”。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0年全年,中國對美出口2833億美元,同比增長28.3%,中國自美進口1020.37億美元,同比上升31.7%。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0年10月底,美對華投資項目累計5.9萬多個,實際投入646.25億美元,中國已逐漸成為眾多美資企業的利潤中心,同時它對美投資步伐也在加快。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國企業在美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約42.2億美元,涉及工業、科技、旅遊等領域。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延伸一些,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駱家輝在任期間中國市場對美國扮演的重要角色:據中美商會去年發佈的調查報告,2009年71%的美國在華企業實現盈利;46%的受訪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率高於其全球利潤率。
然而,就在駱家輝把中國市場當成了“搖錢樹”的同時,在兩國貿易摩擦上卻從未心慈手軟。如他自己所説,“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在任期間,他也一次次為美國的利益衝鋒陷陣,頻頻使用貿易保護措施限制從中國的進口。據新華社報道,2009年美國對華“雙反”調查逾十次。
2009年9月,美國決定對價值18.5億美元左右的中國製造輪胎徵收35%的進口關稅,來作為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所謂“供應量大增導致市場混亂”狀況的回應。
2009年10月美國商務部展開“雙反”調查,同年11月美國決定對中國産銅版紙徵收反補貼稅及反傾銷稅。
2009年12月,美國對中國産石油鋼管徵收約10%到16%關稅,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美國針對中國的最大貿易案。國際貿易委員會以6票贊成、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這項由美國商務部制定的關稅政策。
2010年2月,美國對中國大陸産的禮物盒以及包裝絲帶徵收最高超過231%反傾銷稅,導致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級。
就中美貿易問題,駱家輝曾于2010年6月發表言論,“將盡一切手段敲掉中國的貿易壁壘”、“隨時準備在對話失敗的情況下將中國訴諸WTO”等。針對中國市場的開放度、人民幣匯率等問題,駱家輝也表達過批評中方的意見。
血統與理性
任命駱家輝為下一任美國駐華大使,這對奧巴馬來説顯然是一個十分得意的決定。
奧巴馬競選團隊原華裔顧問、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透露,駱家輝與奧巴馬有著密切的私人關係。奧巴馬安排這位親信在中國,一方面看重他商務部長的經歷,希望倚重駱家輝在對華商貿問題上有所突破;一方面也是看重他的華裔背景,希望借此加強中美兩國之間的溝通。
但如意算盤如果打得不好,不僅不能一箭雙雕,甚至可能兩敗俱傷。如《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人認為一個有中國血統的美國人將在中國受到更親近的待遇,而這種假設的親近則最終將傷害雙方的感情:中國人將給這位華裔大使扣上“種族叛徒”的帽子,而美國人也可能覺得他胳膊肘向外拐。
在微博上,人們也對奧巴馬此次任命期待不一,眾説紛紜。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主編袁莉寫道:“這對奧巴馬應該是個一舉數得的任命。派個華裔到中國當大使,至少看起來距離感小些。”
前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微博)在微博中評論,“這是美國首次任命華裔大使,代表對駱家輝的特殊信任,也可看出對中國的重視。我認識駱家輝多年,他對我有多次的幫助,我覺得他是很好的選擇。”
但隨即而來更多的是懷疑的聲音。
鳳凰衛視評論員阮次山寫道:“駱家輝出任新的美國駐華大使,消息傳出後有些人大為喜悅,認為由華裔人士出任駐華大使,有助於改善中美關係。我旅居美國三十余載,對此看法不以為然,我覺得會講中文的老美,往往比不會講中文的華裔人士親近中國,原因很簡單前者親中是有選擇性,後者有中國血統乃屬命中註定別無選擇。同胞們, 別對他有太多期望。”
美通無線總裁兼CEO王維嘉的微博説:“許多國人對駱家輝出任駐華大使有很高的期望。其實他可能更難,他更會在意美國人批評他胳膊肘子向外拐。”
正略鈞策董事長趙民在微博中表示:“駱家輝被提名為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他肯定是‘知華派’,未必是‘親華派’,我們高興之餘要有理性預期。”
譜寫兩國未來的人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美兩大國間的合作必然不會只有其樂融融。人民幣匯率、中美貿易不平衡以及對臺軍售等長期結構性問題,必然繼續縈繞在兩國之間,非朝夕可解,更非駱家輝一人可解。
在去年12月第二十一屆中美商貿聯委會的美方招待酒會上,時任美國商務部部長的駱家輝在致辭中引用了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之語,認為中美兩國可以通過對話減少分歧、增進共識。
在會上駱家輝也多次強調,雙方增強互信、加強合作對兩國的企業和民眾意義重大,雙方在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很多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專欄)也在同一場會議中指出,中美兩國應通過加強合作,促進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專欄)説,美國經濟當前仍處於“低增長、高失業”的階段,中國也面臨國際環境不確定性的問題,兩國應加強溝通與協作。
中美雙方對共同促進貿易發展和進步的決心是一致的。駱家輝的到來,對他本人是一場全新的挑戰,對兩國民眾而言,也期待看到一個更活躍和充滿動力的中美貿易平臺和一個更坦誠與合作的中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