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擴容潮將至 券商資管轉型三招決勝負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各公司在産品創新、渠道激勵、培養銷售隊伍上爭奪先機

  證券時報記者 吳清樺

  “券商集合資産管理計劃將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消息一齣,業內一片歡騰,資管業務“爆髮式增長”、“進入發展的春天”等聲音不絕於耳。不少券商籌備轉型,在穩定投資能力的前提下,力求在産品創新、渠道激勵、培養銷售隊伍三方面搶佔先機,應對資管擴容的大潮。

  結構性産品創新將盛行

  投資方向、投資渠道方面的同質化,使得券商資産管理業務的競爭日益升級。創新正成為資管競爭的下一個戰場。部分券商已開始著手研究創新的方向。

  “最初的創新,應該是風險偏低,更能為廣大投資者接受的創新。”國海證券一位研究人員談道,可以預見的趨勢是,結構性産品的理念將嵌入資産管理産品中。結構性産品就是嵌入衍生品的固定收益證券産品,通過設置優先和劣後分級,同時滿足風險偏好和追求穩定收益的兩類投資者需求。

  目前,公募基金中結構性産品數量僅有10多只,僅佔公募基金總數的2%。相比基金和券商類理財産品,採用結構性設計較多的是銀行類理財産品和信託類理財産品。

  上述國海證券研究人員表示,券商發行結構性産品有著潛在優勢,畢竟券商多數存量客戶均為風險偏好者。這類集合理財産品通過杠桿設計,能滿足他們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需求,因此,這類産品的發行可能會受到投資者追捧。

  爭奪銷售型人才

  儘管政策鬆綁,內在重視度也在提升,但由於被“忽視”多年,與公募基金、保險、私募基金等機構相比,券商在投資和銷售方面的人才儲備仍有差距,尤其在銷售方面,不少券商尚未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大都依賴經紀業務團隊或者銀行渠道。

  深圳一家中型證券公司的資産管理負責人表示,今年必定是資産管理業務大發展的一年。在産品發行加速的情況下,銷售成為競爭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要搶佔先機,做好一切準備。否則,在今後的競爭中會更加被動。”

  該負責人稱,近期,該公司正準備從銀行或基金挖來一批銷售型人才,籌建銷售隊伍。一旦備案制正式推行,資管將進入産品發行的爆發期,屆時再進行人才儲備和銷售隊伍的建設就為時已晚。

  火拼渠道

  在券商資管行業獲得政策“鬆綁”的同時,基金行業的監管趨勢也在向準入門檻放寬的方向發展。今年初,指數類的審批通道已經開通,加上原有的上報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股票型、債券型、專戶和創新類産品的5條通道,基金行業共6條通道齊開。基金髮行市場化改革令基金髮行迎來新的高峰,這意味著已經白熱化的渠道之爭必會愈演愈烈。

  面對市場上過千款理財産品,券商資管部門在思考,如何讓客戶選擇自己公司發行的産品,怎樣賣産品。銀行這個擁有最多營業網點的銷售渠道,自然成為了券商資管爭搶的目標。

  為與公募基金的發行相抗衡,不少券商準備推出尾隨佣金的營銷模式。據悉,多家券商今年起紛紛調整了證券營業部代銷“自家”公司集合理財産品的核算方案,營業部可按産品的銷售份額和持有時間,從資産管理部門獲得額外的“尾隨佣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方案的調整將大大激發營業部代銷券商集合理財産品的熱情。現有的被基金佔據絕大優勢的銀行渠道格局,有望被打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