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一個“欠發達省份”的民生理財經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0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張璐晶 ●吳曉光|安徽報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是安徽這樣一個長期人均財力全國居後,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省份。

  2010年,安徽人均財力3161元,據全國倒數第二,僅為全國(4447元)的71%,上海(16480元)的19%。但即便這樣,安徽省的民生工作也依然做得有聲有色。

  安徽省財政廳廳長陳先森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我們的財力有限,蛋糕比較小,更要科學、民主、主動理財、把納稅人的錢花在刀刃上。”

  民生投入是省出來的

  在2011年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問題得到了更多的重視,2011年中央財政擬投入423億元,用於扶助和促進就業、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國家的各級部門都把民生作為貫穿‘十二五’發展的主軸。”陳先森説。對於本來不富裕的安徽省,“節省下來的錢,更多傾向了民生”。

  四年來,安徽省民生工程財政投入逐年增加,2007年78.4億元、2008年176.4億元,2009年254億元,2010年354億元,四年累計投入852.8億元,增長了3.4倍。

  “2009年,我們經歷了‘最為困難’的一年,恨不得一分錢當兩分錢花,但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卻從來沒有吝嗇過,不僅沒有壓縮,反而有了大幅增加。”陳先森説。

  與之相對應的是,2009年全年安徽全省公務出國(境)支出與前3年平均數相比下降了37.5%;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與前3年平均數相比下降了20.6%;公務接待支出與前3年平均數相比下降了15.8%。

  據陳先森介紹,“現在安徽省的財政供養人員數量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大概少30萬~40萬人。”

  政府財政要四兩撥千斤

  政府的錢怎麼花才更有效?陳先森表示,“財政應該有四兩撥千斤的職能作用,利用政府信譽融資、吸納社會資本,增加信貸規模,銀行貸款。”

  據安徽省發改委公佈的信息顯示,2010年,合蕪蚌(合肥、蕪湖、蚌埠)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加值,專利授權量,引進高端人才數,産學研合作項目數等主要指標均超過全省總量的55%以上,並與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示範區同時寫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成為全國三大自主創新試驗示範區之一。

  “對比另外兩個自主創新試驗示範區,安徽是欠發達省份,但這更説明了在發展中我省一直把自主創新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陳先森説。

  在推進自主創新過程中,安徽省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扶植也是“不遺餘力”。據陳先森介紹,2010年安徽省財政拿出25個億,培育該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十二五”期間計劃每年拿5個億,安排專項資金,鼓勵自主創新。

  遏制“跑部”搶項目

  而作為政府財政的大管家,在實際工作中,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陳先森認為,要遏制當前“跑部”搶項目的亂象,應從制度原因入手,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減少專項財政轉移性支付,增加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尤其是均衡性財政轉移支付。

  據陳先森介紹,在2011年中央預算報告轉移支付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佔54%,專項性轉移支付佔46%。“這些專項轉移支付是帶項目的,好比買杯子只能買杯子,於是全國都向上報項目,再批項目,結果很多地方政府就頻繁往來于部委公關,爭搶項目。”陳先森説,但是如果中央把這部分錢交給地方,可能支配性會更強一些。

  因此,陳先森認為應當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尤其是均衡性轉移支付。一般性轉移支付有明確目標、方向,比如用來建設保障房的資金,不能用於修路等基礎設施,但與專項轉移支付相比較為寬鬆些。均衡性轉移支付使用約束比一般性轉移支付更為寬鬆。專項轉移支付減少了,“跑部”要項目的現象就可以從根源上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