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震蕩蓄勢 等待轉機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1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受到日本地震以及地震帶來的核恐懼影響,上周兩市大盤出現寬幅震蕩。滬指K線組合呈現兩陽三陰,全周跌幅不足1%,但振幅超過3%。盤中熱點的加速輪動和地震帶來的短線題材熱點炒作,雖然給予了市場人氣的支持,但也反映出了市場躁動的投資心態。我們認為,市場成交量的萎縮和熱點持續性的不足,將制約大盤上升力度,市場短期有望轉入震蕩調整格局中。

  上週五晚間,央行再度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0.0%的歷史高位。從此次政策調整來看,符合央行自去年12月份以來形成的貨幣政策調控方向,即通過數量貨幣工具有效調控市場流動性,並緩解市場通脹預期,屬於常規調控,符合市場預期,其政策邊際效應已經減弱,不會對股市産生過大影響。

  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對未來宏觀政策變化的判斷。目前我國經濟下行風險開始顯現,雖然2月份CPI同比增長4.9%,並未出現顯著回落,但隨著漲價因素的逐步減弱,一季度或二季度初CPI出現全年高點的趨勢判斷依然明確,預計進入2011年二季度後,CPI的上漲將進入可控範圍內。

  隨著通脹預期壓力的緩解,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中短期矛盾有望出現轉化。從已公佈的數據來看,PMI持續回落創近6個月的新低,2月份出口貿易出現逆差,反映出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的矛盾正在逐步加大,前期政策緊縮的效果已逐步反映到經濟運行的實體面當中,並導致經濟實際增長率可能低於市場預期。加上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危機加大了國際和國內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此,除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外,短期進一步出臺緊縮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一旦經濟運行環境中最為突出的短期矛盾——通脹預期減弱後,對經濟運行調控有可能在未來3個月內完成由單一的“防通脹”向“穩增長、穩通脹”並行的方向轉變。二季度存在的加息機會將有可能成為宏觀政策調控的拐點,“政策拐點決定市場拐點”這一判斷邏輯的前提有望逐步實現。

  就市場表現來看,上周A股市場走勢明顯受到外部突發事件的影響,尤其週二的大幅下跌具有明顯的恐慌因素,事件影響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避險情緒顯著增加,在短期外部不利因素暫時難以消除的狀況下,適當規避風險應屬正常,但這種短期行為所反映出的過度跡象顯然與決定市場長期走向的內在因素出現了偏差。

  目前部分權重指標股已基本跌回前期反彈的起點位置,其自身估值修復動力依然存在,在市場風險集中釋放後,估值因素將促使大盤有效封殺下跌空間,並有利於估值修復行情的展開。突發事件對市場短期的波動影響難以改變大盤整體運行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盤有望在以震蕩調整方式消化不確定因素後止跌企穩,回歸到原有的運行趨勢中去。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市場受突發事件影響的短期調整正在進入尾聲,本週大盤將會選擇出一個明確的中線趨勢方向,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市場影響的邊際遞減效應將有利於大盤加快震蕩調整節奏,預計大盤震蕩整理後再度上漲的機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