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7日 07: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張鐵網
今年春節期間,內地遊客紛紛在香港、澳門搶購進口奶粉。前幾天,甚至有內地家庭與當地家庭因此發生衝突。一些人據此認為,這是百姓對國産奶粉不信任、不放心所致。不過,媒體進一步調查了解到,同樣一罐進口奶粉,港澳的售價比內地便宜不少,最高每罐便宜90元左右。因此,趁便在港澳買進口奶粉,便成為不少內地遊客的現實選擇。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就松了一口氣。國産奶粉依然面臨著“三鹿奶粉”事件後遺症的嚴峻形勢,洋奶粉趁機佔領國內市場、獲得消費者信任,國産奶粉的市場份額和消費者信心雖然都有較大幅度回升,但信任的基礎仍然不牢固。不直面這個現實,進而下猛藥整治國産奶粉,我們就可能面臨兩個繼續惡化的現實。其一是,國産奶粉行業聲譽低谷徘徊,市場份額繼續讓國外品牌蠶食,最終使行業發展受制於人,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這一兩年間,洋奶粉完成攻城略地之後,已經先後多次提價,開始掌控我國奶粉行業的定價權。其二是,一些低端、劣質廠商繼續渾水摸魚,搞亂市場,拖累知名品牌,危害公眾健康。在“三鹿奶粉”曝出問題後,“三聚氰胺”去年又重出江湖。
就社會公眾心理而言,信任往往只有一次。一次導致深度傷害的失信,即使在信任重建中得以復信,其心理傷口癒合的表面下,始終都會存留著猶疑的裂痕,一有風吹草動,猶疑的裂痕就會喚醒曾經的傷痛,其復信的基礎就會坍塌。在這個意義上,國産奶粉的信任重建機會只有一次,必須給百姓一個真正放心的理由。更重要的是,給出這個理由的決心如果不夠徹底,措施如果不夠充分,力度如果不夠堅決,時間如果不夠長久,那麼信任的坍塌與重建就將淪為一廂情願的遊戲。
儘管行業自律是構築“放心奶粉鏈”的始端和源頭,但在國産奶粉身陷信任危機的情勢下,政府部門的強力介入或許是國産奶粉信任重建的決定性力量。3月15日,“中國乳都”內蒙古發起“放心乳粉從內蒙古做起”行動,試圖扛起中國“放心奶粉”的大旗。這一由政府部門主導的行動,將採取許可重審、駐廠監督、批批檢驗、全程監控、質量追溯等七項強力措施,嚴格監管奶粉企業生産全過程。目的就是要保證內蒙古生産的“放心奶粉”質量100%安全,用實際行動捍衛國産奶粉的公信力,重塑消費者信心。
就在兩會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透露,到今年3月底,將完成對國內所有乳製品生産企業的重新生産許可審核認證,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生産企業一律取消生産許可,並將啟動嬰幼兒配方乳品安全誠信制度。這兩年,《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食品安全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也陸續出臺實施。這表明,政府部門在國産奶粉信任重建中認清了自己的責任,找準了自己的位置。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在一些食品屢曝質量問題的現實環境下,人們對個別無良食品“聽風就是雨”式的整體性不放心、不消費,乃是對自己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珍視,是在對食品安全整體狀況不明情況下的自衛。在食品出現質量問題時,政府部門是百姓質疑的最先對象,也是百姓信任的最後屏障。因而,政府部門唯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需求,用科學合理系統的制度築起民眾信任的堤壩,用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在場之“沙”聚成民眾信任之“塔”,我們給出的食品安全理由才會真正讓百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