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務院官員:過度上馬二代核電技術有風險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7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每經記者 李澤民 發自北京

  昨日(3月16日)上午,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次起火,自11日地震以來,該核電站危情不斷。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馮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此次日本地震、海嘯、核事故三種災害疊加,是對世界核能界的極度挑戰。他認為,這種挑戰肯定會引起全球對核能利用安全的關切和思考,我國應該深刻吸取日本的教訓和經驗。

  在今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中國發展核電的政策悄然轉向,從此前提出的“加快沿海核電發展,積極推進內陸核電項目”轉至“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積極到穩步的轉變,正是基於核電安全性的考量。

  昨日,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告訴記者,現在日本核電危機還在進行,至於中國的核電規劃是否會作調整,尚未提到日程上來。

  范必此前撰文指出,“核電發展越是在形勢好的時候,越是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僅要看到有利因素,還應當高度重視各種約束條件,量力而行,穩步推進。”

  他還指出,我國在建和擬建核電項目的規模已經不小,人才、裝備製造、核燃料、運營維護、資金投入等方面的配套能力繃得很緊。

  中國核能協會發佈的調查表明,近些年來,核電擴張式發展帶來的人才渴求強烈,每年的需求達數千人,但每年的核電畢業生只有幾百人。

  該協會理事長張華祝指出,核能人才短缺還將持續三至五年,這是發展核電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另外還有裝備製造能力。

  范必也稱,現在過度上馬二代技術存在風險,雖然我國選擇了西屋公司三代AP1000作為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但國內很多地方為快上核電項目,大都選擇了二代改進型。

  此次日本爆炸的福島核電站,建於上世紀60年代,屬於二代技術。目前我們大量使用的二代改進型抗風險到底優勢何在,尚不清楚。

  記者掌握的最新核電行業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在建機組主要以二代半技術作為主力堆型,未來則以AP1000和EPR技術為主。

  另據了解,儘管我國已擁有年製造多套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裝備的能力,但由於産品質量不穩定,技術標準不統一等,每年連完成一套百萬千瓦機組的成套裝備都很困難。

  張華祝也説,我國核電的成套供應能力還在形成中,再過幾年成套供應體系才會成熟。

  對於核電建設規模,范必的建議是,核電發展目標不能過高,應該是2020年將運行裝機容量控制在7000萬千瓦以下,加上在建機組,總規模控制在1億千瓦左右。

  官方表態

  環保部:核電廠選址須考慮地震因素

  日前,環保部發佈《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等三項國家放射性污染物防治標準,規定我國核動力廠包括核電廠在選址時,必須綜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震等廠址周圍的環境特徵。必須考慮廠址所在區域內可能發生的自然或人為的外部事件對核動力廠安全的影響。

  在核動力廠廠址選擇的過程中,必須考慮與廠址所在區域的城市和工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水域環境功能區劃之間的相容性,尤其應避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

  必須充分論證核動力廠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熱排放及化學流出物排放對環境、當地生態系統和公眾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