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2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人口城鎮化:擯除“攤大餅” 注重提質量
本報記者 晏琴報道
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正由“重速度輕質量”向“質量與速度並重”的階段邁進。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戰略被擺在了重要位置。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的城鎮化率要從47.5%提高到51.5%,提高4個百分點。
這4個百分點的預期性目標,比“十一五”時期的實際速度要慢0.5個百分點。“這些戰略部署,標誌著我國城鎮化建設在重視速度的同時,也將高度關注發展質量。”全國人大代表、民進江西省委副主任方志遠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積極”就是要順應工業化加速發展、城鎮化率提高的大趨勢;“穩妥”二字則重在佈局,就是要解決好城鎮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民生、環境等問題,更加注重質量與內涵。
回顧“十一五”期間,城鎮化在為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無序化發展的問題也開始顯現:一些地方打著“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旗號,盲目拉大城市框架,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助長了亂佔耕地和不合理拆遷的行為;失地農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後續社會保障跟不上,導致“土地城鎮化”速度快於“人口城鎮化”速度……
“若按此模式繼續推進城鎮化將後患無窮。”觀察者們指出,從城市建設來説,揮霍透支土地等於透支財力、透支後勁,這樣換取的一時表面繁華,將嚴重影響城鎮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從農業生産來説,無節制地蠶食不可再生的耕地資源,遲早會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而且勢必進一步加劇解決“三農”問題的難度。
兩會代表委員在把脈“十二五”城鎮化建設時提醒,高樓大廈不是城鎮化的全部內容,在新的5年裏,中國應反思以往過熱的“造城運動”,避免冒進主義。
“中國城鎮化前30年注重數量和空間佈局,忽視了質量。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城市發展當中解決發展有序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王健林指出,中國城鎮化已進入了一個需要考核運行質量的階段,也就是説,核心問題不是建設城市的數量、城市擴張的面積,而是城市運行質量。
“以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切實提高城鎮化的質量與水平,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對城鎮化的又一明確要求。”分析者指出,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和商品房供應體系,加強城市交通網絡和公共交通系統的規劃建設,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均應是題中之義。
此外,加快從“土地的城鎮化”向“人口的城鎮化”轉變,也被視為下一階段的重要訴求。
“城鎮化的本質,是隨著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的過程。城鎮要發展,就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兼顧農民利益。進不進城,要尊重他們,進城之後,就需要政府千方百計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邯鄲市委主委趙林明對《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推進城鎮化建設,不僅要考慮土地的城鎮化,也要解決好人口的城鎮化問題。
“農民工目前成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當中最失落的一個階層,既享受不到城鎮化的好處,同時由於離開了農村也失去了土地。中國城鎮化進程如果不能解決農民工問題,這個‘城鎮化’就是一個偽命題。”王健林委員指出。
據全國政協委員蔡繼明估算,如果剔除大量居住在小城鎮而又沒有真正變成城市居民的農民工,城鎮化水平可能只有35%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方志遠對記者表示,“十二五”時期,要把我國城鎮化率提高到50%以上,意味著要把龐大數量的農民工及其家屬轉變成城市居民,當務之急必須有序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