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破窗效應”能否上演考驗日本民族堅韌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22: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震後日本:大衰退還是新振興?

  本報記者 劉紅霞報道

  從歷史上看,日本曾從二戰和阪神地震中輕鬆走過,並逐漸走到發達國家前列。但目前仍在大地震災難中困苦掙扎的日本人,卻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經濟拐點:要麼走向戰後最為嚴峻的經濟大衰退,要麼實現“破窗效應” ,讓業已低迷和結構失衡的日本經濟“置死地而後生”?

  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隨後海嘯、核泄漏、火災、火山爆發、電力不足、工廠停産……一系列的追加打擊,讓浪漫櫻花盛開的國度瞬間變成人間“地獄”。

  地震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同樣巨大。汽車、電子、石化、鋼鐵等日本支柱型産業都在遭遇了大面積停産的慘狀。據最新消息,此次地震給日本帶來的經濟損失或許超過1000億美元,而後續的負面影響還難以評估。

  這也無怪乎日本首相菅直人直呼,這是日本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的來臨讓日本人開始再次期待“破窗效應”(破窗效應指:窗子上的玻璃被全部打碎後,再重新安上新玻璃。新玻璃的安裝自然會拉動需求,刺激消費,並借此讓經濟迅速地到恢復。)的再次啟動。

  “破窗效應”曾在二戰和阪神地震之後多次上演。

  “日本3月11日地震與二戰和阪神大地震相比,不管是在損失程度還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都相對要小一些。所以,日本經濟再次實現快速恢復的可能性非常大。”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説。她判斷,隨著地震損失報告的公佈,核電站危機的解除,日本經濟將停止下滑。災後重建則會拉動內需,短期內日本GDP將實現增長,增加投資者信心,刺激日本經濟繼續好轉。雖然不會迅速反彈,但實現平穩增長並不困難。

  馬遙表示,3月11日的地震對日本製造業造成傷害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日本北部沿海受損失的4個縣在産業結構上並不是日本製造業的集中地。而且,日本本土製造業只屬於日本製造業産業鏈的一部分,不會對整個製造業産業鏈造成太大的影響。

  不過,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看來,時過境遷,日本想輕鬆邁過這道坎並不容易。

  江涌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的這次9.0級地震的毀滅性相當大,許多的基礎設施都已毀掉,既有的財富受到嚴重損失,還對財富的再創造造成了重創,日本消費能力大幅下降。與阪神大地震相比,現在日本人口的老齡化更加嚴重,國民信心也繼而走低。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日經225點指數3天內已經下降16%。而重現“破窗效應”的前提就是民眾的信心。”

  在地震爆發之前,日本已經連續幾十年出現經濟不樂觀的現象。“上世紀90年代失去了第一個10年,本世紀初失去了第二個10年,第三個10年剛開始又遭遇了天災,有點類似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感覺。現在日本財政與阪神地震時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地震給日本經濟帶來的是雪上加霜。”江涌説。

  更加令人揪心的是,日本核輻射的壓力在不斷加大。3月16日的福島核電站失火導致低水平核輻射物質已經飄向東京,令民眾紛紛逃離首都,引發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性恐慌。“如果出現‘輻射危機’,那日本經濟將會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失,‘倒退十年’也將有可能出現。”馬遙説。

  “雪上加霜”的日本能否在“大悲”之後釋放出“堅韌而後勃發”的民族特質,將主宰這個島國能否“破窗而出”的未來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