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30年篳路藍縷鑄就中國傳奇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20: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綠色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從“窮沙洲”到經濟強市,從破舊的農村集鎮到現代化新城,從“國家衛生城市”到“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張家港人以獨特的勇氣和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縣域發展奇跡,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發展典型。

  張家港,昔日的江南小城,如今已經成為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上面寫滿了改革開放造就的中國傳奇。

  1995年5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張家港。參觀了港口、保稅區和步行街,看到了張家港的巨大成就,江澤民十分高興,拍著原張家港市委書記秦振華的手説,“你這個是幹出來的,説是説不出來的”。

  1991年底,剛剛擔任張家港市委書記的秦振華在全市四千人大會上響亮提出了自己的“施政”綱領和發展目標,那就是工業超常熟、外貿超吳江、城市建設超昆山、各項工作爭第一的“三超一爭”。到1994年,張家港人拿到了28項全國先進,全面超越了自己設定的追趕目標。當年底,國家統計局在張家港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張家港主要經濟指標列江蘇第一、全國第二。此後,張家港持續迸發出驚人能量,創造了經濟社會發展一個又一個佳績。

  是什麼力量使張家港“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答案就在 “張家港精神”十六個字。“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團結拼搏是前提,負重奮進是基礎,自加壓力是動力,敢於爭先是目標。從1978年至2007年,張家港的GDP從3.2億元猛增到1050億元,增長了323倍;財政收入從0.45億元增加到194.58億元,增長了436倍。2007年,平均每1.13天就創造了相當於1978年全年的GDP;每0.83天就創造了1978年全年的財政收入。

  張家港精神催生了“張家港速度”,形成了“張家港效應”,塑造了“張家港形象”。

  十多年來,張家港不僅“搶”到了首批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聯合國人居獎等數十項殊榮;也“搶”來了浦項鋼鐵、陶氏化學、雪佛龍化工、東海糧油等一大批大型外資項目;更“搶”上了沙鋼、永鋼、國泰、華芳等一大批本土規模型企業。

  1992年11月18日,江蘇第1個、全國第12個保稅港區——張家港保稅港區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這是張家港人“搶”到的又一項第一。2008年10月,在安哥拉舉行的“世界人居日”慶典上,張家港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第一次參評就順利捧杯,成為我國目前唯一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和“聯合國人居獎”兩頂桂冠的縣級市。  

  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安娜?蒂貝瓊卡説,張家港優質的人居環境、和諧的城市建設,是世界發展中國家的成功案例,也為其它國家提供了經驗。

  張家港精神不僅感召著全體張家港人,還為廣大投資客商所感動。日本獨資企業——辻産業重機(江蘇)有限公司在開業不到一年之際,董事長辻昌宏先生就再次來到張家港,決定在原投資總額全部到位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倍投資,他説,“我願做張家港的廣告牌!”在辻昌宏的牽線搭橋下,吸引了180多批來自日本、韓國、歐美、東南亞等地的客商前來洽談業務。

  原張家港市委書記黃欽説,張家港精神不僅實實在在地把精神力量轉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物質力量,尤為可貴的是,張家港精神最核心的兩條,順境中自加壓力、抓住機遇、放開發展,逆境下負重奮進、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當前宏觀環境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經濟發展也遇到不少新困難,更要從思想上樹立必勝信心,在困難面前爭一爭、搶一搶,就會柳暗花明,等一等、看一看就會功虧一簣。應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特別需要堅持和弘揚張家港精神。

  張家港精神是艱苦創業傳統和勇於創新品質的凝煉昇華,是科學態度與務實作風的有機結合,體現了敢為人先的銳氣與率先發展的歷史責任相融合的時代追求,在這樣強大的精神力量感召下,什麼樣的發展奇跡都可能發生。

  (轉載2008年12月31日《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