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 (記者蔣菡) “中國目前已經屬於低生育率國家。”3月14日,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眆指出:到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停止增長,因此“十二五”是至為關鍵的時期。從“未富先老” 出發,中國必須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入軌道,同時與發展階段適應,與原有模式銜接,在發揮其潛力的前提下實現産業結構調整,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他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舉辦的《透視中國——宏觀經濟高層論壇》之“中國製造升級之路”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他同時指出,中國地域遼闊且差異大,可以形成國內版雁陣模型,故沿海地區向資本密集型轉變時,中西部地區仍將承接勞動密集型産業,延續比較優勢。此外,中國服務業不發達,主要在於低端製造業對生産性服務業需求不足,故産業結構升級中要分化出新型服務業態。
不過,蔡昉也指出雁陣模型有一個危險——“梅佐喬諾陷阱”。“意大利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有地區差距的國家,這個半島北邊比較發達,南邊(叫梅佐喬諾)長期處於不發達狀態,原來是因為政府高度重視南部經濟發展,給了很多投資補貼,但是大量投資優惠沒有造出它的競爭力來,而是産生大量僵屍企業。”
他表示,我國地區差距有縮小的趨勢,中西部地區2003年以後,GDP增速快於沿海地區,但是從本世紀以來,中部、西部製造業資本勞動比增長速度要快於沿海地區,目前絕對水平也大大高於沿海地區,意味著我們中西部製造業資本密集程度要高於沿海地區。“其實我們中西部地區還處在勞動力比較豐富,資本和技術並不是自己的比較優勢發展階段,因此如果形成這樣的結構,很顯然是政府主導型投資大項目,意味著違反中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張文魁的觀點是,“‘十二五’期間尋求突破,從産業結構上來説服務業比重要大提升,但是決定一個國家實力的基礎還是製造業。”
他認為,由於需求和成本的優勢,“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成為在量上的第一大製造國。但在製造業水平方面,德國和日本在製造精密度上有顯著優勢,美國則在創造研發方面遠遠領先。“引領産業發展方向方面美國是非常強的,它在大規模供應鏈管理方面也是非常厲害的,我國以後要成為全球製造中心,這方面尤其值得學習。”其實,美國一家諮詢機構最新發佈的研究稱,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産出最高的國家。據估算,去年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産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不過,美國製造業工人數量僅約為中國的十分之一。
“製造業要實行突破肯定要轉型升級,我只想強調一點,在一個開放的環境當中,推進全球整合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他説,中國製造業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國內市場規模,劣勢就是缺乏製造業升級應該具備的一些要素,比如説研發能力、創造能力、有影響力品牌、管理水平等等。“國外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製造業的優勢正好是我們缺乏的,而他們的汽車、鋼鐵等很多市場都在萎縮,所以我們中國在這個時候進行全球整合是恰逢其時,中國企業未來還要更多的享受全球化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