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只要適合企業,哪種招數都行。不過需要記住的是,結構調整的實質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升級換代、低碳化以及粗放型轉為集約型”是方向
本報記者 楊兆敏
表述方式或許有差異,但“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核心思想,就國家層面而言,提出來已經很久了。
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但是,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大國跨越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工業大國,這盤“小鮮”烹調起來還真不容易,於是,“調結構”總處於等待完成的狀態。
眾所週知,“調結構”任務完成,必須通過一個個企業的改變來實現。但“改變意味著風險”,很多時候,絕大多數企業並不會主動涉險去迎合國家制定的調整經濟結構目標,除非迫於強制政策。
如今,一個比政策還讓企業無法回避的變數出現了,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企業不得不面對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
重壓之下,企業各出妙招。有“搬遷”的,把工廠搬到勞動力相對便宜、相對豐富的地方;有的增加機器設備,減少工人數量,提高勞動生産率;還有的則直接升級,發現藍海,直奔高附加值産品而去。
只要適合企業,哪種招數都行。不過需要記住的是,結構調整的實質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升級換代、低碳化以及粗放型轉為集約型”是方向。
目標已經明確,恰如從A地到B地一樣簡單,但遇水如何搭橋、遇山如何開路,對企業是決策難題,更是管理能力、執行能力的大考驗。
對於這種變化,有政協委員提出,由“用工荒”的拐點倒逼而來的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是在之前政府的單方面謀劃裏,增添了市場的力量,兩者形成合力,調整和轉型的成效會更加顯著。
成天在市場裏摸爬滾打,企業最熟悉的莫過於市場的力量,而企業的興旺衰敗,也取決於對市場的理解和適應。在中國經濟調結構過程中,有些企業已經成功轉型,先知先覺的心得在哪?
如果讓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任沁新來回答,答案會很簡單,就是“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模式轉變”,目標直指“搶佔新一輪新興産業制高點”。
中信重工地處河南洛陽,是家重型機械製造企業,2003年時,企業規模只有20億左右,曾處於連續10多個月發不出工資的窘境。現在,企業規模突破120億,工廠變成國際化公司,成為世界級的高端重型裝備製造企業。成就這種醜小鴨變白天鵝傳奇的,就在於建立了適應産業發現需求的企業自己的創新體系,企業由生産型轉變為研髮型。這幾年,公司每年的研發經費投入達到8%以上,新産品貢獻率達到70%以上。
建立創新體系,道理人人都懂,關鍵是從哪入手建立。任沁新的發現比較獨到,他認為製造行業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水平低,主要表現就是工程、産品、工藝技術互相分離。從2004年開始,中信重工一直就用心謀求工程、産品和工藝三方面的協調均衡發展,最終構建出了工程成套、産品設計、製造工藝“三位一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著名學者張維迎曾對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有過一個定義,即一個企業擁有的“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能力。擁有這種能力,企業還有什麼可以懼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