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日本地震波及IT産業 中國廠商凸顯代工之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通信信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符周順

  2011年3月11日當地時間下午14:46分,一場芮氏9.0級地震撼動了日本東北部海岸,並引發浪高10米的海嘯。地震對日本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僅從自然形態上對社會經濟産生影響,也會從産業鏈的某一端影響到整個産業的生態環境,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地震重創日本IT業

  地震對日本經濟産業的影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日本因為擁有高科技優勢,在IT電子領域,掌握著最上遊的産品和核心技術。日本電子産業也成為了全球IT産業重要的增長點,此次日本地震將在日本乃至全球IT行業引發連鎖反應。處於産業鏈末端的中國IT廠商難免受到影響。

  回顧以往地震對業界的影響:1999年台灣地區“921”大地震發生後,北京中關村電子市場上64MB內存條價格由600元猛升至1400元。全球IT尤其是PC産業鏈一度癱瘓。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後,深圳等地內存價格一度劇烈波動。從此次地震看來,由於震中距離日本半導體廠商集中地宮城縣、岩手縣較近,包括東芝、富士通、索尼在內的多家IT廠商都受到較大影響,雖然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有多少IT設施和數據中心在地震中被摧毀,但是這場危機給全球IT界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

  地震引發IT供應鏈危機

  數據顯示,2010年日本芯片企業的銷售收入約為638億美元,約佔全球芯片市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就東芝而言,東芝芯片停産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全球芯片短缺。因為東芝生産的芯片用於更高端的産品,如手機、閃存、汽車的自動控制系統等。芯片供應短缺勢必會引起價格波動,像iPhone和iPad等全球暢銷電子産品的核心部件也會受此影響。市場調研機構iSuppli的芯片製造首席分析師LenJelinek表示,此次地震給全球芯片供應鏈帶來的實質性影響將在下一季度集中體現出來。

  除了IT業核心的芯片製造巨頭,三洋、夏普和三菱等IT相關設備公司也表示因大地震影響,公司運營受到損害。地震發生後,夏普公司設在界市的LED顯示工廠自動停止運行,該工廠是按照抗震標準設計的。Gartner分析師Andrew Norwood表示,地震和海嘯不會有長遠影響,但任何不確定的狀態,都會在市場中有過激反應。

  中國廠商凸顯代工之痛

  在全球IT産業中,日本很早以前就構築起了“雁形模式”。日本本土企業作為雁頭,掌握著上遊的産品和技術;而韓國、台灣等較發達地區主要為日本技術做配套;中國大陸地區所扮演的是“雁尾”的角色,為“日本製造”做組裝,處於産業鏈的最下游。從這個角度來説,受地震破壞的日本本土産業,不可避免地要波及到下游,特別是中國一些代工工廠。

  作為日本IT産業鏈第二端的技術配套角色,地震對韓國、中國台灣地區的IT企業可能將産生正面影響。因為,三星、海力士整體實力名列韓國前兩大,台灣地區則有力晶與茂德兩大實力企業。當東芝宣佈關閉一座工廠時,三星及時表示,公司未受任何影響。此外,微軟、任天堂可能借索尼受困提升遊戲機出貨量;韓國、台灣地區面板業則有望趁夏普受困之時獲得更多機會。

  回望中國廠商,大陸的代工工廠處於日本IT産業鏈的末端,抵抗衝擊的能力最弱。一旦遭受核心技術的衝擊,代工工廠的利潤只會被削得越來越薄。對於國內的代工工廠而言,平常的代工訂單可以基本滿足公司生存的需要,但要開發核心技術就有心無力了。顯然,這不是長久之計,雖然國産廠商們在逐步脫離對於代工訂單的依賴,開始構建自己的技術,但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抵抗來自上遊長産業鏈的衝擊,唯一的出路就是技術創新和提升服務。積攢原始積累力求技術突破,已經成為眾多下游IT製造商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