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一場不幸的災難尚未過去,人們在痛悼逝者之時,必須以深刻的反思讓後人更安全地生活。
反思之一:人類對於戰勝自然、利用自然過於樂觀。
日本強震所引發的危機可能比預期的嚴重,因為人們對核輻射的恐懼無法消除,甚至美國藥店裏的碘化鉀也被一賣而空。人類利用核能解決能源不足困境,當黑天鵝飛過時,核能恐懼卻一再襲擊人類脆弱的生存環境。至今為止,已經有三隻黑天鵝飛過頭頂,美國的三哩島、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以及這次的日本福島。這三個國家擁有高科技手段,但仍然無法阻止突然事故。
全球擬議中的新核電站將近400座,大多數在經濟日益增長的亞洲,在地質構造不穩定的日本,竟然密密麻麻地分佈著50多座核電站,中國與印度將成為後起的核電大國。未來5年,中國將新建40GW的核電裝機容量,使核能發電能力增長三倍。雖然新的核能使用了新的技術,但能否抵擋類似此次日本大地震式的自然災害,仍然是未知數。
反思之二:危險能源的信息不夠透明。
15日上午,日本首相菅直人抨擊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稱該公司在報告危機進展、採取應對措施方面動作過慢。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我們聽到的關於核電的風險評估過於籠統,清潔能源、安全系數高於傳統能源等報告安定了人心。顯然,核能與傳統能源不可同日而語,傳統能源的危險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但切爾諾貝利的核電廠一旦爆炸,就能摧毀幾百平方公里的生態。我們承認,核能是較為成熟的技術,但在人煙稠密區的核電廠的風險預告,以及核電廠周邊的地質生態、佈局的考量,有必要成為社會常識。
反思之三:美國式的能源消耗模式必須受到全面質疑。
世界人口之多,對能源消耗之大,正在釀成生態危機。地球已經無法承受美國式的高耗能發展模式,人類正在為石油、天然氣而耗盡心力,美國開始大規模開掘頁巖氣,中國通過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深的鑽孔打水。
與此同時,我們卻看到大規模的浪費,從太空能俯拍到全球各大都市燈火通明的夜景;在因為缺電而停工的工廠邊上,卻是燈火照射出的景區,甚至每棵樹上都被綁上了一串串燈泡……人們正在盡情揮霍能源,以製造下一個能源危機,為下一個北極石油開採、核電計劃尋找商業理由。現在,我們需要呼籲的是,所有的城市關閉不必要的裝飾,讓地球在夜晚恢復安寧。
反思之四:各國以貨幣為興奮劑刺激經濟的做法已到山窮水盡之時。
為了挽救地震危機,日本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用到極致。15日,日本央行再次向貨幣市場注入8萬億日元資金,至此,該央行累計向市場注入23萬億日元資金,遠遠超過阪神大地震時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日本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損害日本經濟的元兇之一。在失落的20年中,日本沒有通過量化寬鬆走出經濟低迷的陰影,即使修補了資産負債表也不能讓日本經濟找到新的突破口,增加日本民間的投資數量。
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給日本帶來兩大損害,使低效的企業無法退出市場,一旦發生重大災難,日本的貨幣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極其有限。就如同一直在興奮劑刺激下的個體,劑量必須越來越大才能達到當初的效應。阪神大地震之後,日元匯率上升20%,托日元回流之福,日本經濟迅速回升。福島大地震後,日元雖然堅挺,但我們看到了美元上升,説明全球資金對日元信心不足,或者説日本透支了寬鬆貨幣政策的效用,平時濫用貨幣政策,災難來臨時貨幣政策更加瘋狂。
為了維持低利率,日本央行不斷擴大資産負債表,這是惡性循環,日本的貨幣與經濟將因此更加疲弱。日本與德國所走的道路截然不同。
美國暫時受惠于量化寬鬆政策,最新公佈的消費數據等好于預期。因此,可以預期,由於美國與中國經濟較為穩定,各國為對付災害,加息預期下降,全球資本與貨幣市場在急劇動蕩之後,將會趨於平穩。除非日本核輻射失去控制,則全球會進入金融地震期。寬鬆的貨幣政策正在讓全球經濟走向沒落,最頂尖的人才去了對人類用處不大的對衝基金,新能源等至關重要的實體企業發展幾十年沒有根本進展。
敬畏自然、敬畏規律,願逝者往生,生者堅強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