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4日 0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通信信息報
■本報記者 王春超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9億農民,農民工達到2.4億,其中80後佔一半左右,90後達4000多萬人,是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新時期的農民工看重職業發展,需要維護自己的權益。目前,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留守家鄉的農民兄弟也即將在“十二五”期間,逐步躍入“全民社保、城鄉共享”時代,這些新特點,對社會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電信公司總經理張新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為此,今年兩會他帶來了需國家設立戰略資金建設農村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議。
促農村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
農民在我國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農民工更是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農村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強,農村新合作醫療管理等體系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尚未形成,新時期的農民工看重職業發展,需要維護自己的權益,管理體系不健全勢必影響農民工發展。
張新建表示,解決這些難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以公安戶籍管理系統為基礎,匯集醫療、社保、教育、計生、管理信息,為農民建立電子化、網絡化的檔案共享系統。
農民兄弟只需要帶上一張卡片(賬號),就能走遍全國,享受各地的相應待遇;用人單位可以就此了解農民工的檔案資料、就業意向,實現農民“陽光就業”、“陽光務工”。農村鄉、村兩級組織以及行業主管部門,也能借此系統實現政務公開、事務處理、公文流轉,提高涉農部門的辦公辦事效率。
張新建同時指出,目前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城裏,而戶籍管理系統又是封閉系統,缺少管理平臺致使農民工動態信息難以統計,是一種管理能力的缺失。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一直重視農村發展,信息化程度也不斷加強,如醫療、計劃生育等管理體系紛紛建成,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各自的職能視角都在不斷加強農村的信息化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體系的建立最終服務的對象都是農民,但是服務對象的信息是不準確的、不一致的,各個系統相互獨立所發揮的價值也就大大折扣。
張新建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由於目前我國缺少一個完整的、準確的、可以運營的農民管理體系。今後,應逐漸形成農民工動態信息完善機制,服務農民的各系統可以有效融合,加快農村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使農民了解為了保護自身權益,哪些動態信息發生變化後應主動進行修改。
國家需設戰略資金引導
國家服務農村社會發展的各系統相互之間是分割的,無法共享且標準不同。在談及如何形成完善的、高效的管理機制時,張新建代表表示,這需要由國家來主導,明確市場運營主體。
他建議:首先,國家可以拿出9億元引導性戰略資金,也就是平均每個農民一塊錢,引導啟動農村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對於在此之上的各類應用部分應該鼓勵各種主體投資建設。
其次,統一標準,避免重復建設。標準化是今後資源共享的一個重要基礎與前提,要由國家下決心把它做好,農村信息化也應該由一個“一號文件”來確定它的重要性。
第三,市場化運營。可以預計,這個體系的運營成本是持續的,且相當高的,全由國家承擔不現實,因此,運營主體必須是市場化,必須有一個商業模式。建議國家出臺政策引導風險投資、民營資本、知名IT企業等社會活躍要素參與建設。最後,信息的採集、整理、錄入、更新等實際操作的問題是信息化啟動的難點。現在中組部在推進農村黨員教育系統的建設中為很多農村配備了大學生村官,這些村官熟悉網絡,熟悉農村,完全可以成為農業信息的採集、整理、錄入、更新主體的重要力量和“播種機”,成為農村的CIO(首席信息官)。
或將改變政府服務“三農”模式
據《新華社專供:第一期兩會專報》:五大關鍵詞折射兩會熱點。在2011年全國兩會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民生、“十二五”、“三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將成為代表、委員談論的關鍵詞。新時期農民工正發生著快速變化,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新情況——新生代的農民工轉向城市人口的趨勢漸強。
張新建代表認為,農村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系統性基礎性建設工程,由國家拿出引導性戰略資金,引導啟動農村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對於在此基礎上的各類應用部分可以鼓勵各種主體投資建設。它將改變政府服務“三農”的模式、效率、效果,關係到國家的五年大計、十年大計,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管理,也關係到農民兄弟的福祉能否得到保障,比如在城市中的各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