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全國人大代表訪談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2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周厚健:結構調整是“飯”更是“命”

  本報記者 鄭國清 北京報道

  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對中國企業的結構調整有著自己很深的體悟。

  周厚健對本報記者説,中國經濟已走入階段性岔口,以低成本為競爭力的模式受到很大局限,單純依靠投資拉動不可持續,而結構調整才是唯一齣路。

  海信涉足多個産業,但每個産業都處在完全競爭領域。同時,海信過早接觸了國際大市場,過早在世界巨頭的夾縫中碰撞和成長,對結構調整感悟至深:結構調整對企業而言,是“飯”,但更是“命”。所謂“飯”就是決定了你的生存質量,所謂“命”就是不調整企業肯定生存無望。因此,結構調整是企業遠見和競爭較量的根本,不斷地向著高附加值、高技術、高集約化發展。

  “海信是最早提出並構建3C融合以及集成內容提供商角色的企業,應該説我們有這個遠見和預想。現在看來,3C融合的速度來得比我們預測的要晚,但速度要快的多。所以沒有結構的提前佈局,就有‘出局’或者被邊緣化的危險。”周厚健感嘆。

  周厚健介紹説,海信對結構調整不陌生。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海信經歷過三次大的結構調整:第一次是1999年,為突出主業,海信主動砍掉了還處於盈利狀態的非主營業務,明確了以電子為主的核心産業;第二次是2001年,海信意識到了單一産業、單一産品的窮途末路,因此大力投資相關産業,尤其豐富海信的3C産業結構,借助技術平臺,構建不同産業之間的協同效應;第三次始於2004年,這次是以産品結構優化和産業結構重組為重點,調整的方向是産品向高端轉移、産業梯度向縱深轉移、産業架構向高科技轉移,掌控行業和市場主動性,搭建出了海信“黃金産業結構”雛形,實現不同産業間的均衡發展,以抵禦各種風險。

  在海信産業結構中,家電産業為人們熟知,但智慧交通、光通信、多媒體等是普通消費者看不到的,這一明一暗的産業分佈彼此之間起到了支撐和緩衝作用。

  公開數據顯示,海信家電一直追求智慧電視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在行業基本微利的背景下,獲取了較大利潤。提高高端産品市場佔有率的前提是對核心技術的掌握,比如LED背光國際標準就是由海信&&制定的,海信也一直保持著LED液晶電視國內佔有率排名第一的優勢。

  海信至今已培育起光通信、液晶模組、網絡電視和NGB局端播控技術平臺等高端産業,其中智慧交通業務正在謀求登陸A股市場。2010年,海信自主研發光通信收發模塊産品中的核心器件激光組件,並實現批量生産,全面替代了進口,加強了垂直集成能力;10G PON光模塊産品在全球率先商用,在北美“光纖到戶”市場佔有率居首位,這塊産業將在海信未來發展中扮演主要角色。

  海信的結構調整還在繼續。無線網絡、人機交互、環保和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到企業在未來新的技術和産業環境下的生存空間。周厚健認為,新技術的發展會給海信帶來結構調整的機會。

  周厚健認為,如果不進行産業結構調整,今天就過不好,明天更過不去。“根據海信的自身特點,我們的結構調整的重點將是由産業結構成熟度向産業規模成熟度轉移;通過突出高端産品,把控産業高端,加強産業關聯,調控集群規模,真正搭建高附加值及可持續性發展的黃金産業結構。”周厚健還坦承,“結構調整的關鍵是人才結構的調整,創新型、符合型高端人才是寶中寶。”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