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貿易逆差將成常態 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訊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世華財訊]中國公佈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出現貿易逆差,主要因2月份出口增長步伐明顯放緩,當月出現7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也是12個月來首次。雖然緣于短期春節因素,但未來中國貿易政策方向的逐步改變,或導致單月逆差成為常態,而這有望緩解國際社會有關貿易不平衡的指責,同時可以緩解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

  海關總署週四(3月10日)發佈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今年1至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4958.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8.3%。其中出口2474.7億美元,增長21.3%;進口2483.6億美元,增長36%;累計貿易逆差為8.9億美元。

  其中,今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007.8億美元,增長10.6%。其中出口967.4億美元,增長2.4%;進口1040.4億美元,增長19.4%。由於春節長假的影響,導致2月份出口增長步伐明顯放緩,當月出現7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2月出口增幅遠遠低於預期,一方面是中國的春節在二月,另一方面歐美的需求受冬季惡劣氣候的影響仍在延續,這些都影響了中國出口的增長。而中國出現貿易逆差既可緩解國際貿易不平衡的壓力,也可以緩解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去年下半年以來,“三率齊動”成為央行收緊流動性新的組合拳。2011年開年以來,央行已兩次上調存款準備,加息一次,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走強,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三率齊動”彰顯。為了對抗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輸入型通脹,管理層寄望人民幣對美元採取升值能起到效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以來已累計升值0.88%;自去年6月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上漲逾4%。

  上周“兩會”開始以來,各方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展開激烈爭論。對人民幣小步升值的預期佔據多數,與此同時各方對人民幣升值抑通脹的作用表示質疑,而這恰是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重要依據之一。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本週一在兩會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就指出,人民幣升值幅度已經"不錯",指責人民幣低估是沒有道理的。他還表示,從理論上來講,人民幣升值能夠幫助抑制通脹,但基於他的經驗以及觀察,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對通脹來説是把"雙刃劍",人民幣升值對通脹具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不應簡單地對待這一問題。

  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一直較強,利差和匯差雙帶動下,或引發更多熱錢的進入,加劇國內流動性壓力和宏觀調控難度。另外,人民幣升值對國內企業尤其製造業出口及中小企業影響正逐步顯現,需考慮其承受度並給予調整時間。此外大規模資金了流入將來一旦出現逆轉,將對經濟構成震蕩。

  陳德銘也指出,匯率是一國綜合實力的表現,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幣值將漸進上升,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問題還要考慮國內産業可承受的程度。另外他還進一步指出,中國政府希望穩定出口、增加進口並削減貿易順差。

  中國延續幾十年的“獎出(口)限入(進口)”的外貿政策可能正在醞釀變調,取而代之將是商務部長提出的“穩出口,擴進口,減順差”。

  從中國政府公佈的十二五規劃,抑或是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均不難看出保持物價穩定和改善民生已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核心,而要配合擴大內需的中長期戰略,中國外貿政策的調整顯然勢在必行,擴大進口將是一個突破口。

  有專家認為,鼓勵進口的戰略應該從一攬子計劃考慮,包括關稅的調整,配額的調整取消,物流、金融信貸支持等全方位措施保障。而可以降低的進口産品第一應是資源類的,因為中國目前資源短缺情況比較嚴重;第二類是高科技産品;第三類是跟百姓和民生密切相關的産品;第四類可以期待的就是高檔奢侈品。

  中國商務部兩會期間發佈的新聞稿就稱,今年將推動出口穩定增長,繼續控制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和資源性)産品出口。積極擴大進口,並將拓寬糧食和棉花等大宗商品進口渠道,完善進口促進政策。

  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也表示,要支持調整優化産品出口結構,通過稅收政策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産品的出口,通過政策措施促進機電等産品出口,大力增加進口,擴大國內需要的資源原材料,先進設備技術等進口。

  與此同時,單月的貿易逆差在中國將更加平常。陳德銘也直言,因為進口增速快於出口,中國不排除今年有幾個月甚至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性。陳德銘還表示,中國應該鼓勵國內企業將更多的出口所得用於海外業務拓展,而非將其再堆積到中國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中去。

  除了輸入性和結構性通脹因素,大規模貿易順差轉換為外匯儲備增長,通過外匯佔款形成貨幣供應量過多的壓力,也是釀成中長期通脹的溫床之一。而外匯順差和外儲積累都將對人民幣構成升值壓力。

  中國順差的進一步縮窄,將緩解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對衝外匯佔款的流動性輸入減少,也將緩解國內流動性過剩和通脹壓力。除此之外,還將緩解國內社會有關中國和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全球貿易不平衡的指責,並降低未來出現貨幣或貿易戰的可能性。

  中國多年來維持的高順差被一些人士及國家認為是引發國際經濟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在去年韓國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上美國提出外部失衡的指導線是經常賬戶差額不超過GDP的4%,但未被接受。在今年2月份巴黎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上,各國就確定全球經濟失衡指標艱難達成一致,並納入“貿易賬戶和凈投資收益與轉移賬戶”為衡量指標,匯率、財政和貨幣政策也將作為日後衡量經濟失衡的參考。

  中國逆差逐步成為常態,來得及時、必要、實用!短期內通脹和利率前景所主導的國際外匯市場將進一步壓低美元,在美元底部遲遲難以探明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新高攻勢還將延續。另一方面,在國際油價持續上揚的外部環境下,從國內防通脹的角度分析,人民幣也有持續升值的需要。而從近期中間價的定位情況看,預計人民幣匯率短期仍將“小步跑”, 小幅度刷新匯改以來的匯率新高,同時伴隨階段性的回調、反復迂迴前進,但市場之前預期的今年人民幣升值5-7%或許過於樂觀。

  (桂強理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