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董事長儲曉明離職 中海基金人事動蕩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時代週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上海灘基金業2010年似乎流年不利,人事地震仍在持續。12月18日,中海基金公告稱,經該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同意儲曉明先生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這已經是2010年以來,中海基金的第五次人事變更。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公告基金經理變更共有148起,上海發生共71起差不多佔了一半。中海基金是2010年人事變更頻繁的代表。據業內人士分析,“對於一個基金公司來説人員變動越頻繁,就説明這個基金公司來自業績方面的壓力也越大。”

  “這次人事動蕩大多數非主動離職,可能主要來自股東方的壓力。”業內人士稱,中海基金的股東中海信託實力非常強,也給予中海基金很多支持。中海基金的專戶一對一業務主要受益於中海集團的規模大。中海基金的業績一直未有起色,股東方當然會表示不滿。

  人事變動頻繁

  2006年7月,在股市幾乎是最低迷時,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旗下中海信託抄底在虧損泥潭中掙扎的國聯基金,取得46.9%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國聯基金隨即更名中海基金。2008年11月,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受讓中海基金15.385%股權。原大股東國聯證券則持股37.69%。

  中海信託總經理儲曉明則兼任中海基金董事長。而中海信託年僅33歲的副總康偉則出任中海基金總經理,同時康偉也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基金公司總經理,一時間傳為佳話。三年如白駒過隙。中海信託入主這三年來,中海基金管理規模從7億擴展到199億。

  然而好景不長,2009年9月,康偉低調離開中海基金重回中海信託。對於他的離開業界並未有過多的評論。或許中海基金的總經理調整,對於中海油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説,僅僅也只是高層間的輪換。

  此後不久,現任總經理陳浩鳴走馬上任。他入主中海基金不久,便開始著手對投研部門,特別是基金經理全方位“換血”。中海基金高層的變動更是讓人目不暇接。2010年6月7日,中海基金分管市場的公司副總經理方培池離任。隨後2010年4月,中海基金副總經理顧建國離任。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分管投研的現任副總經理李延剛意欲另尋他處。上述媒體稱,就在此前後,公司投研中心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朱曉明,專戶部投資總監和交易部的相關負責人先後離職變動。

  此番董事長儲曉明離開中海基金,去處早已可見端倪。2010年12月21日,申銀萬國(香港)有限公司(下稱“申萬證券”)發佈公告稱,馮國榮因屆退休年齡,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12月20日起生效,而儲曉明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申萬證券公告稱,儲曉明自2010年10月起獲委任為申銀萬國主要股東申銀萬國證券之董事、副董事長及代總裁。

  儲曉明現年48歲,2003年9月至2010年10月于中海信託任總經理。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申銀萬國證券總經理,黨委書記。歷任工商銀行評估部處長、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級幹部,中海石油財務公司副總經理,中海信託常務副總經理,中海信託總經理兼中海基金董事長。

  投研高層動蕩

  2009年9月,隨著號稱“最年輕基金公司總經理”康偉的離去,陳浩鳴正式上任。作為中海係老人的陳浩鳴,同樣來自中海基金第一大股東中海信託,曾任職副總經理。在中海油集團下多個金融機構任職,並曾擔任招商銀行監事一職。

  儲曉明的出走在中海基金內部,引發了極大的震蕩。“業績可能是主要的引爆點。”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説,從2004年成立以來,中海基金到目前為止只有8隻基金,而且業績表現一般,8隻基金中有4隻也就是一半在1元凈值之下,這樣的成績顯然難以直面股東,令人滿意。

  “2009年底上任之初,陳浩鳴較低調,熟悉完業務之後,開始實施自己的想法,主要表現就是對投研部門尤其基金經理的調整上。”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説。2010年以來,中海基金已經先後有三位基金經理離職。

  2010年3月3日,中海藍籌靈活配置基金經理楊大力和中海穩健收益基金經理歐陽凱同時離任,5月5日,中海能源策略基金經理施恒新離職。此外有媒體稱,中海基金專戶投資總監魏延軍也已遞交辭職報告,或將轉投私募,如果消息屬實,他將是2010年以來中海基金離職的第四位基金經理。

  知情人士稱,康偉在中海基金任職三年,培養了不少嫡系的投研隊伍。“而在陳浩鳴上任之後,對於之前的投研團隊並不算滿意,當然要按照自己的投資理念搭建投研隊伍。”

  “陳浩鳴上任之後,對公司的整個制度上重新梳理和制定。”中海基金內部人士稱,對於大的思路他們也不是很清楚,而在具體的制度、考核和財務等方面,則規定得比較細。比如在投研人員的考核制度上,將更加強調薪酬和業績挂鉤,還制定了詳細的方案。

  在呂曉峰到來之前,陳浩鳴也從其他基金公司等陸續引入了一些人才,比如引入長信基金研究總監駱澤彬,以加強其投研隊伍。這對李延剛來説似乎有些小小的尷尬。“呂曉峰顯然是要被委以重任的,他過來後對李延剛在投研的控制力、甚至職位上都造成了直接的威脅。”接近中海基金的一位人士分析。“從投研到市場,從基金經理到副總級別,一個業績並不算太好的基金公司,如此大規模的換血是非常少見的。”

  業績表現堪憂  

  對於實力本身就不算雄厚的中海基金來説,其投研核心人員短期內如此迅速的更替,是否會對公司的業績造成影響?

  截至2010年上半年的統計顯示,中海基金管理的基金規模僅有145.65億元,比之2009年底的204.77億元縮水幅度達到28.87%。2010年中海基金只發行了兩隻新基金,一隻是上證50指數增強型基金,另一隻是12月才發行的中海環保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究竟是什麼使中海基金投研核心人員短期內如此迅速的更替?有媒體曾報道稱,中海基金經理年固定工資多在40萬左右,高的也只有70萬左右,加上年終獎金,全年收入在100萬浮動。由於人員變動頻繁,信息滯後等原因,投資者所看到的基金經理,可能並非實際管理者,“是誰操作只有公司投研內部人才知道,我們的工資在業內算低的,基金經理年收入不過百萬元左右。”一位離職的前中海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抱怨説。

  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中海基金旗下的中海優質成長、中海能源策略以及中海分紅增利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都較靠後,如中海優質成長在40隻可比基金中排名22位,僅有李延剛親自管理的中海量化策略排名比較靠前,在150多只可比基金中排名34,虧損幅度為14.13%。

  上述基金界人士表示,一般好一點的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的工資固定部分在100萬以上。基金經理的離職一般分為主動辭職和被動辭職,主動離職是因為薪酬待遇問題,被動辭職一般都是因為業績不好。”

  “現在人員變動這麼厲害,説明中海基金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今天他們旗下的幾隻基金的業績都不甚理想也説明了這個問題。”一位接近中海基金的上海基金界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陳浩鳴上任將近一年,公司投研業績還沒有明顯變化,如何治理人員頻繁更替以及投研亂局,是他首先要直面的重要問題。”分析人士稱,具體反映到基金投資上,則顯得名不副實。中海能源策略是一隻主要投資能源相關行業的基金,但是在最新公佈的二季度報中,卻很少見到能源相關企業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