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資證券化提速 整體上市將成十二五開年大戲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十二五’期間,國資委繼續規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行為,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進行並購重組創新,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其中,包括央企在內的國企整體上市將成為今年並購重組工作的重頭戲。”近日,國資委權威人士在公開場合表態。

  而“十二五”規劃草案和2011年度政府工作會議報告中也對國有企業改制提出進一步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此前對央企數量調整的重視,國資委已將“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的改革發展目標定位為“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2011年,通過資本市場進行並購重組,將成為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和淘汰過剩産能的有效手段。這意味著,國有資産證券化整合有望在下一個五年加速進行。

  而與央企重組相對的是,地方國資委層面的國有企業整合也漸入佳境,有望成為今年資本市場一大亮點。

  央企整體上市提速

  在上一個五年中,央企改制上市比例已有大幅提高。據國資委統計數據顯示,央企及其所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改制面已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70%。

  其中,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央企有43家,央企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達336家。央企資産總額的52.88%、凈資産的68.05%、營業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

  而剛剛出任國資委掌門人的王勇在評價去年央企取得2010年萬億元利潤的成績時,更強調了央企上市後給市場投資者帶來的利好。

  “這意味著廣大股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因為絕大部分央企已經股份化,70%的央企都是上市公司,而且是在美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三地上市,所以現在央企的資産60%屬於13億國民,40%是屬於國內外的戰略投資者。”

  除了資本證券化率提高影響著投資者之外,央企重組概念也成為今年市場持續興奮的熱點。

  繼今年1月31日,中商企業集團整體併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後,國資委網站上列明的央企名錄仍有121家。而按照國資委此前的表態,2010年前央企數量將減少到100家。

  2月22日,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公開對媒體表示,未來要上市的央企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上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分拆上市,只拿部分優質資産來融資。

  對已分拆上市的央企,邵寧表示,這些央企要據具體情況,慢慢對旗下上市公司進行整合,“希望未來十年十五年,中國國企都變成上市公司,乾乾淨淨的上市公司,即上市央企上面不帶母公司,不帶存續企業,徹底市場化。”

  從上述國資委權威人士的表態中不難看出,在央企數量減少到100家的希望落空後,監管層不再強調央企整合中數量和速度的硬性規定,轉而追求其整體上市的資産質量和效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十二五”的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將國有大型集團性企業的母公司作為重點改革對象,除了少數特殊行業的國有母公司和那些專門用於持有國有股的平臺性公司之外,母公司要全力推進以股權結構多元化為基礎的公司治理機制商業化。

  他表示,上世紀末以來,大部分中小型單體國有企業的改制已經完成,目前的國有企業多呈集團形態,即一個國有獨資母公司下面有若干全資或控股子公司,集團的規模往往較大。對這些母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將其改制為股權結構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對於其實現公司治理機制商業化具有極大的意義。

  人大代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有企業整體上市之前,其整體上市的公司的資産質量,經營狀況是不是良好,是不是符合上市公司要求?這些必須評估清楚。”

  而在下一步央企整合的大戲中,2010年12月剛成立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新公司”)則扮演了重要角色。

  國新公司首期註冊資本金45億元,主要承擔兩項職能:一是作為央企重組和資産整合平臺,按成熟一家進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後、資産質量不高的央企;二是作為央企整體上市平臺,以貨幣出資作為發起人之一,推動改制集團整體上市。

  全國政協委員、國新公司董事長謝企華3月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開源控股對央企的投資標準為,“關係到國家經濟命脈、經濟安全的産業,以及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産業。”

  “國資委畢竟是國務院政府機構,直接充當出資方不合適。”謝企華認為,下一步應推動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探索直接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

  與之相對應的是,新年伊始,五礦股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通號)、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物資)整體上市初露端倪,而在這三家股份制企業的出資人隊伍中,都出現了剛成立的國新公司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