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馬紅漫:“藥價虛低”怪相揭開招標採購潛規則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主管部門努力遏制零售藥價虛高之時,今年“兩會”代表委員也在熱議招標採購中“藥價”問題。但與多數公眾關注點不同,部分委員表示,藥價虛低比藥價虛高還要更危險,因為它在造成藥品長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影響基本藥物供應的同時,還隱藏著更大的質量安全風險。

    由於直接關乎民眾身體健康,藥品已超越了普通商品的屬性,強行降低零售價格與統一招標採購,成為行政力量干預市場價格的主要方式。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針對藥品各環節定價的爭議從未止息,上下游價格間“虛低”與“虛高”現象同時並存,這也充分表明了藥品價格扭曲問題非常突出,其中的行業積弊亟待厘清。只有提高監管部門技術實力、引入市場監督力量,才可能從根本上擊破藥品行業“潛規則”,讓質優價廉的藥物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發改委日前決定,從本月28日起降低部分藥品最高零售價格,涉及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規格。調整後的價格比現行規定價格平均降低21%,預計每年可減輕消費者負擔近100億元。近年來類似舉措已有多次。而與以往藥品降價反映相一致的是,很多公眾的反饋卻是並沒有感覺到藥價降了。其中的緣由多種多樣,最有力的分析是,醫生處方才是各類藥品在市場上流通的“指揮棒”,各類降價藥品因觸動了醫院“以藥養醫”的盈利模式,而往往會被冷處理,讓“降價即死”成為其最終宿命。由此而生的結果是,每次發改委發出藥品限價令後,各大醫院與藥店的相關藥物便會迅速下架。

    這也再度證明,僅僅是從終端封堵藥價並非行政監管措施的全部,藥價“虛低”的問題的確可能比“虛高”更加嚴峻。1999年9月起,我國開始實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希望通過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壓低藥品加價空間。但事與願違,招標制度卻讓許多制藥企業陷入“不中標等死,中標是找死”的怪圈之中。囿于技術檢測實力滯後,當前以醫療機構、地方衛生行政部門為主導的招標方不可能對藥品質量作內在評價,只能以外在指標代替,主要核定內容就是藥企是否擁有GMP認證。而在多數投標藥企均具備這一資質的情況下,這一外在評判指標便失去了現實指導意義,“唯低價論”應運而生。價格成為唯一標準,部分企業不惜成本展開價格戰,藥品中標價低於正常生産成本的現象遂屢見不鮮。

    中標藥價虛低在業內引發經濟學中的“劣幣驅逐良幣”,更為惡劣的是,部分投標企業會向招標機構施以“公關”伎倆,將真正重視藥品質量的大企業屏蔽在招標大門之外。當然,憑藉超低成本的入圍者在真正中標後,也不可能以倒挂的價格“自殺”式供貨,於是便有直接斷貨或者換名提價現象。以此而論,摒棄技術考量的藥物招標模式,其實干擾了行業正常發展,甚至鼓勵了業內以仿製藥壓縮科研投入成本的行為。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擾我國醫藥産業深層次發展的關鍵問題。大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比重非常低。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藥企業,研發投入佔當年銷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5%至20%之間,而我國制藥企業不足1%,優秀企業也很少超過5%。

    依筆者之見,在藥品入市評判及零售價格取捨中,評價體制的錯位是關鍵因素。只有弱化醫療機構在藥品市場的強勢地位,建立病患利益代言機制,藥價回歸理性才可能成行。監管部門首先當提高對藥企生産成本的技術鑒定水平,並根據企業研發、原材料投入評判其投標定價的合理性。而在零售市場上,有關部門應積極培育醫藥商業保險市場。當這些保險公司與病患共同擔負醫療費用之時,就産生了與後者相一致的利益訴求,進而會利用其藥品專業知識與醫療機構博弈,最終遏制“過度用藥、選擇性開藥”等頑症,這也是海外市場醫藥費用控制的成功經驗之一。

    “藥價虛低”,是藥價扭曲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行政監管與市場開放當雙管齊下,平衡藥價博弈各方地位,最終讓價格發現機制在醫藥市場中發揮功效。

    (作者繫上海第一財經()頻道主持人,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