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美大變局:“去黃光裕化”主角“被離去”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國美電器總有戲劇性的故事發生。一直試圖邁出“去黃光裕家族化”步伐的陳曉,他的腿看來擰不過黃光裕的手,儘管這只手仍在囹圄之中。

  昨晚8點多,國美電器董事會以一則公告宣佈了董事會重組消息,陳曉以私人理由辭去董事局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曾是國美對手、後被國美以30多億元高價收購的北京大中電器的創始人張大中成為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與非執行董事。

  國美電器副總裁孫一丁也以私人及家庭理由辭任執行董事,但留任公司行政副總裁。公告中還任命李港衛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于2011年3月10日起生效。

  公告稱,陳曉、孫一丁與董事會的決定一致,“並無餘下股東需注意的未解決事項”。

  心知肚明的調整

  這一場看上去心知肚明的人事調整,在國美電器官方那裏,發言人強調,這是正常的人事調整,有利於改善國美電器董事會人員與結構構成,有利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有利於強化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貝恩一方也及時表態。“我們歡迎張大中和李港衛先生加入國美董事會,並期待著與他們一道建設一個更強大的國美,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貝恩投資(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竺稼在郵件裏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不過,國美電器官方授權的公關公司人士發來的《媒體問答綱要》,則透露著某種貶抑。談到陳曉辭去董事局主席一職,《綱要》表示,這是一種“理智”行為,也是國美股東的共同選擇,“只可惜走得太晚了”。

  “陳曉先生在任期間,企業、股東和社會等方面蒙受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重組後的國美董事局及大股東將會盡全力挽回這些損失,並儘快恢復與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綱要》説。

  本報記者期望陳曉能對此作出回應,但他一直未接聽手機。他的沉默與新任主席張大中在公告中的高調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熟悉陳曉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其實陳曉早已萌生去意,他家在上海,也非常熱愛家庭生活,嚮往平靜的日子。刀光劍影,實在不是他能承受太久的。只要黃家願意按照合適價格回購陳曉持有的國美股票,他幾乎不願意再多留些日子。他真的想休息一段了。”

  “對陳曉來説,其實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結局。至於對國美來説是不是一場勝利,則要看它未來的業績表現。”該人士稱。

  消息人士透露,張大中出任董事局主席,是杜鵑幕後力邀一個多月的結果。此前,在陳黃之爭時,為阻止陳曉增發籌款吸取籌碼,曾有報道稱,張大中或鉅資援助黃光裕夫婦,不過之後張大中出來作了否認。此前3年,張大中基本已淡出這一行業,更像個投資人,他曾從TCL、海信兩家上市公司身上賺了不少錢。

  張大中能否勝任?

  發生在大股東黃光裕與國美電器董事會之間的鬥爭,至此算是畫上一個句號。根據本報之前的報道,經歷了近9個月激烈交鋒,儘管去年“928”一戰輸了面子,但黃光裕夫婦一方基本達到所有目標:成功阻止增發;保住了1/3以上股權比例;黃燕虹、鄒曉春成功進入董事會;成功換掉了陳曉。

  但國美電器可以一勞永逸了嗎?著名家電業諮詢人士對本報表示:“重組後,董事長與執行董事分開,董事會的力量又分散了,董事會成員結構將重新體現股權結構。”

  國美電器決策委員會發展戰略研究室原主任胡剛表示,張大中的創業經歷與連鎖零售行業的號召力,是目前黃光裕一方所需的。現階段,國美需要的是一個能掌控大局的沉穩者,而不是純粹的職業經理人。IT著名評論人士金錯刀認為,家電連鎖業是個基本封閉的江湖,選擇張大中是黃家有限選項中最穩妥的答案。

  管理與並購專家王巍提供了另一思路。他在微博上説,張大中過去幾年從事投資活動,或許能在資本市場為國美帶來活力,他甚至斷言之後會有新的行業整合大戲。

  但競爭對手五星電器創始人汪建國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在微博上説,根據行業經驗直接判斷,誰接替陳曉難以預料,但至少不應該是張大中。他沒有給出理由。

  另一家熟悉張大中的競爭對手高管(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則直接表示,這是一個非理性的人事任命。理由在於,國美過去的決策習慣於人治,陳曉雖然做了一番努力,但目前結果還沒顯示出來。而張大中雖然創立了大中電器,屬於連鎖零售業老英雄,但年歲太大,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厚,缺乏上市公司管理經驗,很難幫助國美提升企業內控系統與優化管理架構。

  “而且,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年輕化,對互聯網、新媒體、電子商務以及國際化的認知要求非常高。”他坦陳,張大中在北京市場曾讓國美、蘇寧吃了許多苦頭,但是眼下,他未必能夠適應新的挑戰。

  重組後的新挑戰

  擺在張大中面前的,確實不是一個局限在北京市場的大中電器。他面對的是一個覆蓋全國市場的國美電器。這個巨頭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過去兩年的內耗,導致它與競爭對手角色發生了轉換,已成一個追趕者,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查閱財報,2007年,國美上市公司門店總數726家,比蘇寧多94家;2008年,國美店面859家,超過蘇寧47家。2009年反轉過來,國美大幅收縮至726家,蘇寧則達到941 家,反而落後215家;進入2010年,前三季,蘇寧大陸地區店面總數達1206家,國美僅801家,落後405家。

  大股東黃光裕將差距歸罪于陳曉,説他改變了過去的發展路徑。陳曉認為,公司要的是合理的結構與可持續增長,為提高持續長期的競爭力,公司商業模式必須變革。

  眼下的局面似乎正在回到過去的路徑。幾天前,國美副總裁李俊濤表示,2011年,國美將開展新一輪門店擴張計劃,今年將新開400家,年底達到1800家。這一數據超越了國美歷史上單個財年的最高開店計劃。

  蘇寧電器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對手可能會大舉擴張,但即便規模上重新超越,也很難證明實質意義上的運營改觀。該公司前幾天甚至表示,如果只拿下全國規模第一,無法在京、滬、廣、深等焦點城市做到第一,徒有其名。眼下,蘇寧已重新在上述焦點城市佈下重兵。而百思買旗下五星電器、麥德龍與富士康的聯姻萬得城也正在這些區域悄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