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將藝術品拆分成若干“份額”當股票賣,這種新鮮的“金融與藝術”的結合,即將在成都文化産權交易所 (以下簡稱成都文交所)展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悉,由知名藝術家汪國新個人書畫藝術品組成的“資産包”于2月28日在北京組包成功,隨後這款價值5000萬元的資産包,將在成都文交所以份額交易方式發售。目前,相關發售方正在靜待成都文交所最後審批,如無意外,投資者也可以用炒股票的方式購買“藝術品份額”。
藝術品拆成“股份”賣
近日,“藝術品份額交易”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操作方式,發行月余便出現價格暴漲,這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所謂份額交易是指將藝術品等額拆分,投資者按份額享有的所有權,而這些份額可像股票一樣通過交易所電子交易平臺交易。這意味著即使是普通投資者,也可以參與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藝術品投資。
目前,正籌備在成都文交所上市進行“份額交易”的,是來自藝術家汪國新的一批畫作。據成都文交所提供的資料顯示,這次資産包由汪國新提供的詩詞、書法、繪畫等藝術品組成,經評估估價為5000萬元,是成都文交所組包的第一個藝術品資産包。
“投資者購買起點是1萬股,最高200萬。”據參與此次銷售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打包的作品共有約1250平方尺,經過畫家本人鑒定真偽,同時由相關專家對價格進行評估,按照每平方尺約4萬元的價格估價,共組成價值5000萬元的資産包。未來經過成都文交所審核後,這個藝術品資産包將拆分成5000萬個 “份額”,其中40%由機構持有人持有,而剩餘的60%即3000萬“股”份額將面對社會個人發行交易。
成都文交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藝術品資産包已經組成,現在要做的工作是由組包方遞交申請,等待成都文交所的審核,預計近期會推出,不過主要面向成都文交所會員發行。
藝術品“聯姻”金融勢頭洶湧
實際上,“藝術品份額交易”已不算新鮮,去年開始,各種基於藝術品“權益拆分”的交易模式就已在各地文交所悄然興起。
2010年7月,中國首個基於“權益拆分”模式的資産包 《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1號藝術品資産包——楊培江美術作品》在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發售完成,不過實際交易量並不大。去年12月,深圳文交所又推出齊白石、傅抱石的兩個資産包,吸引了不少人參與。
同樣是去年12月,中國當代藝術家黃鋼的“紅星和箱子系列”等作品被分成2500份在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推出發行,不過上海套用的是傳統産權交易的思路,只有藝術品投資者俱樂部的成員可以認購。
今年1月26日,《黃河咆哮》、《燕塞秋》兩幅山水畫登陸天津文交所,該所將這兩個藝術品資産包分別以1元/份的價格發行600萬份和500萬份。根據規則,投資者需在某銀行存款超過5萬元,並通過網上開戶、網上交易,也有K線和技術指標,這種交易模式與股市頗有些類似,而更“刺激”的是,藝術品份額交易採取“T+0”,當天買進當天就可以賣出,而且日漲跌幅度上限為15%,高於股票市場的10%。
那麼成都文交所將採取何種模式運營“藝術品份額交易”?“我們不會採取天津模式。”成都文交所投資運營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發行藝術品資産包需要對投資者負責,要與其市場價值相符合,雖然此前曾考察過天津模式,但成都並不會採取這種模式。他同時對於推出二級市場的電子交易顯得很謹慎,“我們會在政策法規完善的情況下考慮推出。”
定價模式誰説了算?
從去年以來,深圳、上海等地文交所都先後推出了“藝術品份額交易”模式,但天津文交所的模式從眾多交易所中“脫穎而出”,讓金融與藝術品“碰撞”出了炫目的“火花”。
數據顯示,《黃河咆哮》和《燕塞秋》兩個資産包上市首日即大漲100%,接下來的交易日不是漲停就是觸及跌停,日振蕩幅度均超過15%,兇悍的走勢讓不少投資者心驚肉跳。
截至3月3日的天津文交所收盤數據顯示:《黃河咆哮》《燕塞秋》的份額價格從發行時的1元分別漲至8.86元和8.31元,這意味著這兩幅畫已足足上漲了786%和731%。如果按照現在的交易價格計算,《黃河咆哮》《燕塞秋》已經分別上漲到5316萬元和4155萬元。
《黃河咆哮》《燕塞秋》是兩幅什麼樣的畫作,竟然可以達到這樣的價格?又是誰賦予了它這樣的價格?
資料顯示,兩幅畫的作者為津派已故畫家白庚延,據雅昌藝術網統計的“白庚延國畫個人指數”顯示,2005年秋季,他畫作的拍賣價為每平方尺1563元,在2006年漲至21290萬元/平方尺。去年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上,他的一幅《千峰接雲圖》拍出了392萬元。
那麼5000萬元又能買到什麼樣的畫作呢?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張大千創作于1947年的《太乙觀泉圖》,被公認為大千臨古創作高峰時期的畫作,最終也只拍出4032萬元;而齊白石作品《花果四條屏》在眾多藏家追捧下,也僅以4760萬元的價格易主。
記者觀察
有炒股般的“炒畫”就會有“割肉”的藝術品投資
天津模式的藝術品份額交易,誰來接手“最後一棒”?當金融交易“邂逅”藝術品結合,誕生的是一種全新的投資品種還是投機産物?它背後有著什麼樣的風險?
“這些藝術品最終應該要變現交易。”一位對“藝術份額交易”有一定了解的人士指出,天津文交所規定,首批上市的兩隻份額屬於“不定期份額”,當單個投資人持有的同一份額標的物的份額達到該份額發行總量的67%時,觸發要約收購,該份額停牌,該投資人為要約收購人。
然而實際上,當交易所中報出的價格已遠超過市場正常估價時,很難有人會動用龐大資金去收購67%的份額,這兩個“不定期份額”,很可能最終成為高挂在天上的“風箏”。
不過,天津文交所計劃3月11日還將發行一批藝術品資産包,只是這些産品採取“定期份額”模式,比如畫作的交易時間為10年,當定期份額達到規定期限,份額將停牌,份額標的物按照文交所的要求進行競價交割。
那麼這批“份額”運行到10年的時間點時,最後買進份額的人無疑將是接手最後一棒的人,因為持有份額的投資者將按照份額比例分享這批藝術品在拍賣市場的變現價格。
“這讓我想起了2007年曾經流行一時的股票權證。”一位對股票市場有所研究的人士表示,當時某只股票認沽權證以0.42元開盤,最高被爆炒到1元,但到了股票行權期,由於已經沒有行權的價值,這些權證就成一堆“廢紙”,不少股民投資“灰飛煙滅”。他舉例説,比如投資者以每股10元高價買進某藝術品份額,但10年後拍賣時該畫作價格只比當初上市時增長1倍,“那麼投資者最後每股只能分到2元,資金虧掉80%。”
不過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李天偉表現得較為樂觀,“藝術品原來主要是收藏家參與,但現在隨著金融資本的注入,更多的參與者進入到這一市場,價格自然也會越來越高。”
對於這些價格是否能代表藝術價值,李天偉認為並不好估計,比如白庚延是已故畫家,它的資源少了,按照藝術品的稀缺性規律來看,未來應該是看漲的。“不過當代藝術品的份額並不十分看好,主要有一個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