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1000萬套保障房:重在落實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記者 崔 鵬 劉文波 彭 波 張 健

  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改造農村危房150萬戶

  重點發展公共租賃住房。中央財政預算擬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億元。各級政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大幅度增加投入

  抓緊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運營、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保證符合條件的家庭受益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關鍵詞:限購

  調控措施一定要落到實處

  為遏制房價快速上漲勢頭,今年1月出臺的“國八條”明確提出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進一步強化差別化信貸等政策,被稱為“近年來房地産調控最嚴厲的手段”。與此同時,各地也迅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限購政策。

  “限購令”能發揮多大作用?很多代表、委員認為,限購措施對於房地産市場的理性回歸具有直接作用。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委員認為,各地紛紛推出限購政策,意在打壓投機行為,避免住宅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這無疑是一個積極舉措。

  目前,高房價已成為居民生活最大的負擔之一,政府出臺措施進行調控,百姓自然拍手叫好。但是,眼下房價只是漲幅略有回落,距離公眾的期待依然有差距。對此,潘公凱説:“政府已經開始著力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要制定並向社會公佈年度住房建設計劃,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中,單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應保盡保。重點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代表、委員認為,這些措施釋放出政府不放鬆房地産市場調控的強烈信號,但要發揮最大效果,關鍵還要看落實情況。

  “房地産市場之所以很難調控,主要在於住房有效供給不足、投資需求過旺以及長效調控機制不完善,這些都是多年積累的老問題,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委員説。

  關鍵詞:保障房

  政府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擴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並明確列出了今年建設計劃、資金投入計劃,這無疑為中低收入人群帶來了福音。

  河北省滄州市工商聯主席朱守琛代表認為,對地方政府而言,保障性住房是微利或者無利可圖的工程項目,但對百姓而言,這是熱切期盼的大事。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規劃選址、項目用地、資金籌措等環節,政府都應當精心籌劃,並在財政投入上適當傾斜。

  “解決吃飯問題之後,住房是最大的民生問題。”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朱正舉代表説,今年河北安排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設任務是38萬套,建設規模和投入力度為歷年最大,目前各項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河北還將嚴格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對沒有完成責任目標的地方,取消各類評先資格。

  “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解決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問題的重要手段,是調控樓市、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遼寧省遼陽市委書記唐志國代表説,今年全市要建設保障性住房6250套,並且力爭經過3至5年的努力,全面實現對中低收入家庭、新畢業高校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住房保障的全覆蓋。

  吉林康乃爾集團董事長宋治平代表表示,房地産業與很多産業相關聯,應該堅持“兩條腿走路”,在積極推進保障房建設的同時,也要支持商品房建設。這也是擴大內需的一個方面。

  關鍵詞:租房

  “先租後買”是一個現實選擇

  長期以來,成家立業必須買房、進城就要買房、結婚就要買房等觀念,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消費心理。

  “高房價之下,年輕人承受的壓力最大”。潘公凱説,安居才能樂業,我非常理解現在年輕人的心理壓力。但這個問題短期內不容易解決,即便漲一些工資,對解決住房難題來説作用也有限。

  租房,或許是最現實的解決辦法。去年,山東小夥董平從老家來到北京工作,首先得解決有房可住這個現實問題。當時他月工資6000元,看起來不少,想買房子卻遠遠不夠。考慮再三,董平決定先不買房,在北京慈雲寺橋附近租了一個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月租金1300元。“如果買房的話,大半輩子就耗進去了,生活哪還有什麼樂趣?”董平説。

  王健林説,現在一些年輕人剛工作就想著買房,顯得不大實際。相比而言,租房對生活産生的影響比較小,租房者還可以通過合租的方式減少支出。

  當然,目前房屋租賃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房源不足、價格不穩、市場監管缺位、租賃合同隨意變動、租戶的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等,這些都嚴重阻礙租房市場的發展,影響著人們的租房意願。代表、委員表示,政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房屋租賃市場的建設和監管,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房源,滿足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