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期待財政預算改革再突破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0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經濟週刊》評論員

  春發其華,秋收其實。當此一年之計破題之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分別於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召開。

  我們期待身負民意的代表、委員們牢記人民殷切囑託,充分發揮全國“兩會”聯絡廣泛、渠道通暢、程式莊重、權力規範等突出優勢,通過盡可能多地體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證是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兩會”作為人民參政議政最重要的平臺,既有權力也有義務推動民主政治、依法治國的與時俱進。綜合當下國情輿情,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推動健全各級政府職責體系,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

  建設服務型政府落至實處千頭萬緒。加快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比之改革開放初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無論是在內容構成還是績效考核等方面無不體現出難以勝數的多元性、複雜性。

  在公共需求無限而公共資源有限的現實面前,致力公共服務的各級政府如何使其行為取向儘量切合民心所向,財政預算無疑處在各種選擇交匯的中心。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財政預算既是政府施政計劃具體實施的首要途徑,又是政府組織行為得以形成的支配因素,世界各國普遍將其選作行政改革突破的前沿。

  財政預算改革的目的是實現預算民主,確保納稅人能夠約束政府收支行為。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目前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是致力於落實各級人大預算權力,讓人民的代表在預算安排中擁有充分的發言權,將政府的收支行為置於人民及其代議機構的監督下,從外部對財政預算進行控制,促使政府履行公共職責。

  落實上述方案須以預算公開為先導,而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一改革尚處中途。一方面,政府不乏善意回應,如,就在不久前,財政部發文要求推進基層財政專項支出的預算公開工作,又如,2010年公開的中央本級支出預算細化為23類123款,比2009年增加2類82款;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層面,亦有批評直言財政預算分類不夠細緻和科學,對於各界較多關注的基本建設項目和行政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則仍有保留,等等。

  “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十七大報告深入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結論。依據這一結論,寄望“兩會”代表、委員為推動陽光預算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