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全球糧價再現新高 分析稱世界已進入高糧價時代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7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 O )2月食品價格指數創20年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也表態,全球食品價格可能在未來一段時期維持高位。各界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世界糧食供應趨緊,外加原油價格大漲引發糧食需求增加,糧價還將繼續高位徘徊,世界已進入高糧價時代。

  全球糧價再現新高

  FA O近日發佈最新數據,今年2月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第8個月上漲,漲幅2.2%至236點,達到1990年該機構開始監控食品價格以來的最高位,該組織表示,這一指數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上漲。

  全球食品價格指數的上升主要由食用油、穀物、糖和肉類價格的上漲帶動,而這些食品的價格可能依然保持在高位甚至繼續上升。

  自2010年8月以來,受俄羅斯、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幾段惡劣天氣導致糧食減産預期的影響,外加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下流動性氾濫和美元貶值等因素支撐,世界糧食價格一路飆升。

  自去年下半年小麥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已達到6個月前的兩倍,糖價已經達到近30年最高點,豬肉價格相比2010年年初上升25%,油菜籽和奶製品等也紛紛出現上漲。糧農組織已發出“2011年全球糧食價格可能進一步高企”的警告,希望國際社會對未來的艱難時期有所認識和準備。

  今年2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小麥和大豆這三大品種期貨價格分別衝至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與2010年8月相比,價格分別上漲約78%、60%和52%。

  供需趨緊 庫存增加尚需時日

  美國農業部在最近公佈的月度農産品供需報告中,連續第九次削減美國2010至2011年度玉米供給預期,同時將世界玉米、大豆和小麥期末庫存量的預估值全部下調。美國農業部還預測,全球各種穀物庫存將在下個收穫季到來前減少13%,這是2007年以來首次減少。

  IM F研究部顧問托馬斯赫爾布林和經濟學家肖恩羅奇近日在一份內部刊物寫道,發展中國家居民收入上升擴大了肉類和乳類食品需求,意味飼養牲畜需要更多穀物和土地,他們同時指出,雖然隨著時間推移供給增加可能會沖淡價格上漲,但“這需要幾年,而非幾個月”時間。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師盧克馬修斯説,“現行食品價格維持高位的時間可能超過2007年至2008年那段經歷。”他認為,此次多種大宗農産品捲入漲價,意味重建達到安全水平的食品庫存需要更長時間。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研究部負責人多米尼克施尼德認為,由於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的乾旱或洪水毀壞莊稼,糧食庫存需要至少兩年時間才能重建。

  據美國農業部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格勞伯預測,美國玉米2011至2012年度總供給量將達到144.25億蒲式耳,比2010至2011年度的供給量高出2.5億蒲式耳。而總需求也將達到135.6億蒲式耳。因此該年度玉米的期末庫存量將只有8.65億蒲式耳,庫存與使用比率也僅有6.4%。

  小麥與大豆的供需情況也不容樂觀。FA O負責貿易和市場的官員阿巴西安表示,小麥産量2011年可能增長大約3%,但為確保足夠供給,小麥産量需增加至少3.5%。紐約商交所交易員表示,人們食物結構的變化,特別是歐洲和亞洲國家,對富含蛋白質的食品需求大幅增加加重了豆類供應壓力。

  油價高企推高糧價

  回顧2007年和20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無一不與石油價格密切相關。糧食和石油作為保值增值的産品,油價上漲往往引發糧價上漲。

  近來,受中東北非重要産油國局勢動蕩的影響,國際油價大幅飆升,紐約市場油價于本月初升至三位數,這是自2008年9月以來首次破百,倫敦市場油價也穩居於110美元之上。

  分析人士指出,油價上漲一方面增加了糧食生産、運輸以及其他相關環節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推動了石油替代能源生産原料的需求。

  美國百利金融集團資深糧食專家蒂姆漢納根表示,在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對乙醇等替代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乙醇重要原料玉米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據美國彭博社報道,隨著美國飼料和乙醇需求增加,芝加哥市場玉米期貨價格過去一年間上漲92%,全球玉米庫存使用比降至37年來最低點。

  漢納根還表示,基金炒作也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有報道稱,目前囤積在期貨交易所的資金已經超過2008年,成為國家糧價上漲的重要推手。目前市場約有3700億美元的資金在農産品市場興風作浪,約佔市場總資金的35%。正如赫爾布林和羅奇的文章所寫到的,“世界可能需要習慣高糧價的時代。各國決策者,尤其是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決策者,可能將不得不繼續應對糧食價格更高且波動更大構成的挑戰。”(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