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1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6日電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在人大記者會上表示,“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有六大方面的特點,在編制的過程中力求能夠更實一些,使得這個規劃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6日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副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徐憲平就“十二五”規劃綱要答記者問。
張平表示,在編制“十二五”規劃的時候,針對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一些問題,我們做了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夠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的進程中解決這些矛盾。所以,這也就構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最突出的特點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堅持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十七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可以説,我們現在編制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始終貫穿著這一主題、這一主線。” 張平説。
“從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到政策導向,到發展的目標,到重點任務,都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體現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如果朋友們認真地看一看“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話,就能夠看出來從指導思想到最後規劃的實施,都閃耀著這個主題、主線的光輝。在確定發展指標的時候,尤其是把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放在了一個突出的位置。這些方面我在後面還要説到,所以我想這是最突出的一個特點。 ”張平説。
第二,力求做到長短結合。五年規劃是一個中期的規劃,所謂“短”,我們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雖然全球的經濟出現了緩慢的復蘇,但還是在危機的陰影或者是危機的泥潭中艱難地跋涉,所以還要搞好和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提出的各項政策、舉措的銜接,以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果。所謂“長”,我們就要圍繞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來編制“十二五”規劃,也就是説經過“十二五”的努力,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所以我們力求在規劃中做到五年與十年、當前與長遠相結合。
第三,在規劃中儘量要體現擴大內需的導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調整需求結構。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一個長期的方針,作為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所以在“十二五”規劃中對這些方面建立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是一個重點。
第四,還有一個值得向世人宣示的,就是中國堅持了民生優先的原則。就是要讓全國各族人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説我們過去的五年規劃比較注重增長的話,那麼我們這一個五年規劃更加突出了民生的保障和改善。當然,我不是説過去“保增長”不應該,因為當時在解決溫飽,在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上,必須保持經濟的增長。
“所以過去五年規劃中,把“增長”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這是完全必要的。我們現在有了這樣一個發展的基礎、物質的基礎,現在我們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在收入分配的問題上、在就業的問題上、在提供公共服務的問題上,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十二五”規劃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要求。”張平説。
第五,中國還是要繼續深化改革,把改革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動力。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還不夠完善。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既有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性、結構性的矛盾需要我們繼續去克服,而且伴隨著前進的步伐,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繼續深化改革。爭取到2020年我們能夠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六,這個規劃是一個虛實結合的規劃,所謂“虛”,作為五年規劃,要考慮到它的戰略性、考慮到它的前瞻性。但是,在編制的過程中,力求能夠更實一些。使得這個規劃具有針對性,具有可操作性。所以,規劃中的一些專欄、圖表,乃至於在文字的表述上,都力求更實一些。這樣也便於將來的評估、便於將來的考核,更增強這個規劃的針對性和指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