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城鎮就業年均新增九百萬人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06: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摘要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健全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相結合的機制,創造平等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努力實現充分就業。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擴大城鄉就業規模。城鎮年均新增就業900萬人,年均轉移農業勞動力800萬人。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80%。

  ★解讀

  一個老目標三個新挑戰

  “城鎮年均新增就業900萬人”,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代表委員認為,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形勢仍未改變,然而卻面臨著三個新的挑戰。

  從注重城市就業到城鄉並重

  近幾年出現的“招工難”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就業工作座談會上透露,今後五年城鎮勞動力供求缺口每年將達到1300多萬,比“十一五”期間壓力更大。可見,我國勞動力不是總量不足,而是總量過剩。

  “‘招工難’的關鍵是我們的就業工作、就業政策沒有完全覆蓋到廣大農民工群體。”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直言不諱,“農民工沒有享受到一套系統的就業扶持政策,比如社會保險政策。”

  “社會沒有給他們準確的定位,他們自己也沒有準確的定位,他們總是融不進城市裏。一方面,孩子的教育無法滿足,另一方面,自身的價值無法實現。”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鴻斌説,“社會和企業要把農民工作為發展的一部分,不能當成工具,想用就用、壓榨性使用,這當然影響了農民進城就業的積極性!”

  從下崗工人就業到大學生就業

  “就業難”“蟻族”“高不成、低不就”似乎成了社會對畢業大學生找工作的關鍵詞。實際上,大學生“就業難”在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是不可理解的,但連續三年大學生就業問題都成了就業問題的焦點。

  “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我們有了一整套的經驗,而且解決得比較好。”趙湘平説,“下崗工人擺個小攤,政府給足優惠政策,效果很好。但這套措施對大學生作用不大。”

  他認為,雖然很多人指責大學生不願放下身段,但投入産出比的確很難讓大學生做出一些選擇。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關鍵在於人才流動機制:比如,縣級地區很多單位缺人,但在這些單位即使幹好也沒有順暢的途徑發展至更高級的單位,沒有穩定的預期,自然不會有很多人選擇這條道路。

  王樹國建議:“其實很多研究院、醫院等單位完全可以在老、少、邊、窮地區設立垂直的分支機構,讓人才能夠真正流動起來。”

  結構性難題越發凸顯

  結構性失業是指勞動者的技能和就業意願與崗位條件不符。過去,由於我國産業層次較低,對勞動者技能要求不高,結構性失業還不是一個難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都需要勞動者具備一定的技能,這一問題就越發凸顯。

  “現在家庭的電器增多了,當保姆也需要學會使用。”趙湘平説,“這就需要政府、社會、企業有對勞動力進行系統、專業培訓。”

  他的建議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的呼應。蔡繼明呼籲:將初中畢業後的職業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中,為社會大量培育出所急需的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使我國的勞動力素質明顯提高,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基礎性高質量人力資源。

  “目前的情況是,職業技術教育喊得響,但真正鑽進去的少。”姜鴻斌説,“以哈爾濱市場為例,缺少專業的車、鉗、水、電、焊各類技術人才,而且斷檔了相當長的時間。” (新華社)

  本地舉措

  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大力發展符合産業發展方向、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千方百計增加公共服務領域就業崗位,擴大就業規模。完善創業優惠政策,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加快完善城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就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基本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技能培訓制度,制定和落實稅費補貼制度,創新就業援助模式,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加快藍領隊伍技能升級。完善就業工作責任體系,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就業影響評估機制。加強失業監測及調控,完善就業失業統計制度和預警機制。“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