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正確時機做正確的事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5日 12: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徐瑾

  摩根大通與中國的淵源,其實可以追溯到1909年作為湖廣鐵路債券承銷商。追隨他們的客戶,摩根大通在2007年加入了外資銀行本地註冊法人化浪潮,成為首家在北京註冊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如今,這家在金融危機中幾乎唯一屹立不倒的美國大型銀行試圖在中國構建更多機會。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邵子力曾經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自己當前最大的任務就是平臺搭建,“將業務線的缺口補上”。

  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時間表背後正是中國漸進的對外金融開放步伐:2003年以來,摩根大通不僅獲得了QFII資格,成立了本地法人銀行,還通過與多家中國公司合資進入了基金、期貨等證券服務領域,並在2010年成立了全資的創業投資公司。最新傳出的消息是,摩根大通正在競爭信託牌照,這也是其在中國佈局“全能銀行”業務平臺的又一舉措。

  投資銀行、環球企業銀行、現金管理、證券服務、大宗商品貿易、期貨交易、直接投資……摩根大通試圖為相關中國客戶提供批發銀行一站式服務,就像Mike Cavanagh在採訪中反復強調他的回答不僅是對資金和證券服務,也是關於整個摩根大通集團——這也難怪,當中國成為世界GDP第二,已可謂全球經濟的巨大力量,任何一個有全球業務訴求的公司都不會放棄這塊土地,而這些公司正是摩根大通的目標客戶。

  與其他外資銀行把零售市場作為巨大蛋糕不同,在戰略決策上,摩根大通選擇了自己的優勢領域——定位於批發業務,類似銀行的銀行,這也就避開了與網點繁多的中資銀行短兵相接,也打開了與之合作的更多可能。

  金融危機以及中國相對獨立的金融體系促使中資銀行迅速成長。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了2010年全球銀行中“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冠亞軍都由中國的國有銀行獲得,風頭頗為類似20年前的日本金融業。在普華永道的最新報告中,外資銀行首度將中資銀行列為主要競爭對手,但摩根大通卻將其視為增長的機會,因為在中國很多的銀行都是他們的客戶。

  與淘汰的殘忍相比,市場對於倖存者似乎格外禮遇。在雷曼、貝爾斯登等五大獨立投行以及眾多商業界輝煌成為往事之餘,摩根大通成了最後的勝利者。全球知名投資期刊《巴倫週刊》(Barron's)剛剛推出的來自專業基金經理人評選的年度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上,摩根大通在銀行業排名第一,這也是該銀行連續第二年名列銀行榜首。

  在最新的報表中,摩根大通的業績十分亮眼。2010全年凈利潤174億美元,同比增長48%。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達到9.8%,有望在2019年巴賽爾協議Ⅲ下保持7%的一級普通股權益資本比率。

  不過,儘管躲過了金融危機,面對未來監管的變革以及更多的不確定性,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也對住房按揭貸款業務表示了擔憂:雖然沖銷和不良貸款成本有所改善,但信貸成本仍然處於異常高位,持續嚴重拖累公司盈利。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