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關村》
文:總編輯 衛漢青
世事滄桑。中國已經從30年前的烏托邦走了出來,不再諱言財富了。
1980年,中國科學院陳春先、紀世瀛等幾位科研人員走出傳統體制,創辦了第一個民營科技公司,收取了一點技術培訓費,曾被視為非法收入,遭遇了種種厄運。30年後這粒種子長成了舉世聞名、年生産總值達上萬億元的中關村!
1982年,深圳蛇口工業區創始人袁庚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也曾掀起軒然大波。2010年歲末,“深圳最具影響力十大觀念”評選結果出爐,袁庚的那條口號高居榜首。眾所週知,今日的深圳已經成為每天都在創造著巨大財富的新經濟都市!
當然,如果沒有鄧小平領導的中國改革開放,中關村、深圳等財富故事不可能發生,至少不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尾。如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而帶動全中國人民富起來?應該是那位小個子大腦袋總設計師想得最多的問題。
今後的中國人民,還是需要專心致志地繼續思考這一問題。
本期“封面故事”《吳越:海外CRO回流記》和“特別報道”《健康服務業,演繹“財富第五波”》等一組文章,講的是健康服務業的事情。健康産業已被國際經濟學家確定為無限廣闊的兆億産業和繼信息産業之後的“財富第五波”,並成為美國矽谷等風投目標。無論是中關村的海歸博士吳越從事的生物制藥産業,還是良子、富僑、五指生等健康服務業,都是值得關注的“風”“波”。
“經濟”版兩位經濟學家湯敏的《2011年:中外經濟五大懸念》和蕭灼基的《中國資本市場20年之20大成就》,一個是對今年中國和世界經濟的分析,一個是對中國資本市場20年的總結。“新銳文摘”厲以寧《緊縮政策治不了成本型通脹》等文章,也多有精闢犀利之見。中國如何實現經濟穩步發展?如何繼續財富增長的神話?還是多聽聽智者的聲音。
“科技”版《2010年中關村十大新聞》、《一個7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故事》等文章,角度不同,話題一個,説得都是中關村創新經濟體制、創造科技財富的事情。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的是什麼?不是搞運動,不是窮折騰,就是為了改變消耗資源、粗放、低端型的經濟,依靠高科技引領中國儘快富起來。中關村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應該涌現更多的“財富衝擊波”。
“教育”版《張永琪:擁抱新時代》,記述了這位環球天下教育集團總裁在畫圓中國青年雅思夢的同時,也圓了個人財富夢的故事。俞敏洪、張永琪們都是這個領域的成功者。時下中國不乏機會,關鍵在於我們“擁抱”的力度有多大,有多長。
如果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成為各行各業財富的真正推“波”助“瀾”者,中國的富國富民夢還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