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5: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一週報
案件回放
馮先生是四川省的一名借款人,經網絡搜索結識某貸款公司負責人霍某,該貸款公司建有網站,並在各論壇中廣發“英雄帖”,由於沒有什麼貸款經驗,馮先生最終被活生生“套牢”。
貸款初期,霍某僅進行了為時五分鐘的所謂“資質審核”,便答應為馮先生發放無抵押無擔保貸款20萬元,並聲稱會與馮先生在某地標建築約見,當面簽訂合同,發放貸款。
但當到達約定地點後,馮先生並沒有見到前來簽約的人,而此時他的電話卻響了起來,
“現在接到上級通知,臨時通知借款人必須先匯款支付一個月利息,以此驗證貸款誠信,隨後便可順利簽約放款。”馮先生不假思索,按照對方的旨意匯款2000元。
但貸款騙子的胃口是無止境的。沒想到對方再次來電,再次要求馮先生匯款支付2000元的安全保證金,由於已經處於被動之勢,馮先生已六神無主,只得再次匯款。隨後貸款騙子又一次來電,稱仍舊有4000元的擔保金尚未繳納……
此時馮先生方如夢初醒,明白自己掉進了網絡貸款騙局中。
據調查,在目前的騙貸案件中,此種情形屢見不鮮,在虛擬世界中,不少借款人迷失了自己,深陷騙局困擾。
在被舉報的行騙手法中,無抵押無擔保貸款成為貸款騙子屢試不爽的最常見招式,以此獲得一定數目的利息、保證金、手續費等。而在貸款騙子的機構名稱方面,以信貸公司、擔保公司為名,甚至假借知名貸款機構(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平臺等)之名的騙子佔據了網絡貸款騙局的幾乎全部江山。
律師解讀
上海市崑崙律師事務所 樂立斌
隨著人們對於民間借貸需求的不斷增長,貸款公司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特別是網絡貸款公司。但是這些貸款業務中也存在著詐騙的風險,本案中的馮先生就深受其害,因此我們今天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真真假假,如何辨別網絡貸款的真偽?
首先,我們先看看網絡貸款騙局有什麼特點:
1.公司名頭一般比較大。一般以“誠信集團” “某某貸款集團” “某某貸款集團公司” 等命名。其實這類公司根本不可能存在,因為工商管理部門不可能允許此類公司名稱註冊。
2.一般沒有標注辦公地址,也無法提供真實的公司營業執照和個人身份證。
3.廣告信息中一般只提供手機號碼及聯絡人,而且這些手機號碼集中位於國內少數幾個省份。
4.放貸條件容易。一般不需要抵押、不需要擔保也不需要查看收入情況,基本上是一個身份證就可以貸款。
5.當借款人動心後,騙子們往往會利用各位理由要求先收取費用,比如 “利息、律師費、核實費、保險費、手續費、保證金” 等。
6.當借款人先付費後,發現騙子的手機再也撥打不通,甚至某些借款人根本就不知道對方的公司、個人姓名,身份證,連對方身處何地都不知道。
因此,當網絡貸款出現上述特徵時,基本可以斷定是貸款騙局。
正規的小額貸款公司一般有哪些特點:
1.目前小額貸款公司只能在註冊地(某縣或城市的某區)範圍內開展業務。但是一些騙子公司往往自稱在全國各地開展業務。
2.小額貸款公司在審批項目時,必須與借款人當面進行溝通,且要借款人提供詳細的生産經營情況和家庭收入情況,甚至要到借款人住處和經營地點進行實地訪問,但是騙子公司往往審查程序簡單。
3.小額貸款公司由各省金融辦批准,並在當地工商部門註冊,可打電話向該公司註冊所在地有關部門核實情況,這時騙子公司一般就能識別。
如果不幸被騙,我們應該怎樣挽回損失?
如果不幸被騙,我們建議廣大市民應該將貸款騙子的電話、網站、賬號、在線聯絡方式等做好備份,如有聊天記錄等應一併備份,並儘快前往公安部門報案,在報案記錄中詳細填寫被騙過程和信息。這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措施,也最有利於挽回損失和防止別人被騙。
該如何樹立正確的貸款觀念?
應該説貸款沒有捷徑,正規的貸款一定是要對借款人的貸款條件設立一定的要求。
市民在遇到需要貸款時,最好還是向銀行、專業貸款服務平臺等提交貸款申請,以最穩定、最正規、最安全的方式獲得融資為妥。
同時,市民平時就應對貸款市場走向、貸款業務有一定的關注度(比如關注財經新聞等),做到心中有底,在需要緊急貸款時,自然會提早做出貸款判斷。
最後,貸款業務涉及財務大計,一定不可以輕率馬虎,建立正確的貸款觀念,並理智判斷自身貸款條件,才能防患于未然。
專家提醒
很多借款人在受騙後並沒有報警,雖然心有不甘,但對於能否追回損失並沒有十足把握,採取了忍氣吞聲的態度。其中既有對維護自身權益意識不夠的因素,也有對於個人安全保護的考慮。其實,這反而滋長了貸款騙子的囂張氣焰,如今貸款騙術已經成為影響百姓財産安全的重要威脅之一,採取合法手段予以追究就顯得異常重要。
資金實力雄厚的銀行機構尚無魄力大開無抵押貸款之門,更何況莫名的網絡“垂釣者”?雖然不用練就火眼金睛,但是只要稍加留心,貸款騙子並不難排查。
首先,無抵押貸款騙子往往打著“大公司”、“全國業務”的旗號,乍一看頗有氣勢,其實並沒有辦公地址,甚至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及身份證,可尋求工商部門驗明真偽。
其次,此類騙局性貸款幾乎不設立任何貸款審核門檻,聲稱放款速度快、無抵押無擔保,並且利息極為“合理”,往往年化利率僅為10%~12%。既非高利貸,又不設立門檻,真的有如此好事?借款人應細細思量。
另外,貸款騙子往往只留有手機號、QQ等信息,一般情況下不會留下座機及地址,即便留下,也可以根據查詢,驗證其真實性(往往是虛擬地址)。
最後,往往要求借款人預先轉賬支付保證金、手續費等名頭的款項,借款人一旦打款,對方立即“灰飛煙滅”,再也無法聯絡到。並且在轉賬之前並沒有任何合法、正規的合同約束,僅僅憑藉網絡上只言片語的聊天,便要求借款人先支付一定費用。
所有放款前收取費用的行為皆為騙局,肯定存在貓膩。正規的貸款流程在放貸款前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是在進入貸款週期後按期還款。借款人不要輕易將個人資料(身份證明、戶口本、銀行賬號等)提供給陌生機構,以防人身及財産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