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都市快報
外匯佔款1月猛增5000億元以上,再次敲響了“熱錢”壓境的警鐘。央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1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共計5016.48億元人民幣,接近2008年4月以來的歷史高點。
2008年4月以來,月度新增外匯佔款增量歷史高點出現在2010年10月,新增量為5190.47億元人民幣。而剛剛公佈的1月份數據距離此僅“一步之遙”。雖然不是最全面的指標,但金融機構新增外匯佔款是觀察流入中國外部資金數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外匯佔款增加意味著外匯收支的順差。而通常而言,月度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增量在2000億至3000億元左右。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指出,近幾年,新增外匯佔款規模一直大於基礎貨幣增加的規模。“即使外匯佔款增量僅為2000億至3000億元人民幣,但疊加上四至五倍的貨幣乘數效應,其規模也是巨大的。”趙慶明説。
業內人士指出,除了中外利息差等因素外,“人民幣升值”或是今年影響資金流入乃至中國經濟的一個重大不確定因素。儘管人民幣升值會帶來不少負面效應,但是與此同時,升值也能緩解由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致的輸入型通脹,並且有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國內對升值的容忍度可能將提高。數據表明,2010年全年人民幣累計升值3.6%。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57,報6.5695,再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中金預計,2011年人民幣將加速升值,最大升值幅度將接近6%。
而“升值”和“外匯流入”猶如一對孿生兄弟,互為因果。升值預期增大外匯流入壓力,過多外匯流入又成為了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動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1月曾在《中國外匯》雜誌上撰文指出,過大的順差造成貨幣升值的壓力,而為緩解升值壓力,央行被迫在市場上購匯,投放大量基礎貨幣。央行雖然進行了大規模對衝操作,但市場流動性仍非常充裕,引發通脹預期。自2003年4月開始發行央行票據算起,大規模對衝操作已持續八年。正如趙慶明所説,在目前情況下,外匯佔款的任何增長絕不是好事,因為這將給本就困難重重的流動性調節帶來更大挑戰。分析認為,未來央行將可能進一步推出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緊縮性貨幣政策。
■附件
關於“熱錢”先生
關於“熱錢”這位先生的報道充滿了負面,為了追求利潤,他飄忽不定,每到一地都一擲千金,攪得當地本幣升值、房價暴漲、股市狂飆,而一有風吹草動,又決絕地離開,全然不顧身後罵名。1992年拋空英鎊、1994年逃離墨西哥、1998年做空泰銖,幾次下來,所到之處,滿目瘡痍。但賺得盆滿缽滿的他,根本顧不上爭議,即使偶爾被逼認錯,他也會搬出“資本自由流動”的理論來搪塞。
金錢永不眠。聰明絕頂的熱錢先生,總在尋找下一個獵物。新世紀到來時,他的目光瞄準了中國。此時,中國經濟每年取得10%以上的增速,不斷升值的人民幣和日益走高的資産價格更讓他垂涎三尺,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由於資本項目管制,去中國的路似乎是封死的。
但熱錢先生不會輕易認輸,他觀察後發現,進入中國時,外匯局會對資金用途做項目背景的調查,造假並不容易,但經常項目似乎有空子可鑽,因為監管部門和銀行審查貿易項下的真實背景總有難度,此地或可進行資金騰挪。
貿易項下資金騰挪術多種多樣,暫且將熱錢先生最經常使用的細細道來。比如,美國出口方甲將一筆貨物出口至中國進口方乙處,支付通過遠期信用證,乙會將從銀行處申請來的遠期信用證寄至甲處,假設信用證有效期為三個月。按常理,甲應在三個月後憑提單信用證相符獲得貨款,但由於信用證包含銀行信用,甲不必等三個月到期,就可以先行將信用證質押而拿到美元,而這筆美元又可以通過多種貿易方式匯回中國。當然高報價格也很常見,比方説,一台iPhone4300美元,你説600美元又有誰知道呢?這樣300美元的“熱錢”就進來了。據經濟參考報、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