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將“藍籌化”選股進行到底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1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近期以來,股市更像春天,乍暖還寒,大盤在2850點到2950點窄幅空間內震蕩,上下兩難。但海外市場卻由於地區突發因素調整,高企的油價對A股也形成一定壓力。在這種大背景下,A股熱點各領風騷三五天,難以有序展開。顯然,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擔憂,以至於投資風格混亂。要擺脫這種困局,還需把眼光放長遠,理念要隨著趨勢變。“藍籌化”已是大勢所趨,不要一葉障目而不見輿薪,應該將“藍籌化”選股進行到底。

  藍籌行情引領市場20年

  我們一直認為以往的行情是藍籌行情。縱觀A股市場20年的歷史,時代與經濟背景變遷鍛造了不同階段的藍籌股。在1990年代,中國經濟社會從溫飽向小康過渡的時期,長虹、海爾等製造類公司是當之無愧的藍籌;21世紀初,中國經濟進入了工業化、城市化加速階段,電力、煤炭、鋼鐵等“五朵金花”獨領風騷;2006、2007年人民幣升值與經濟週期繁榮推動的牛市環境下,銀行、地産、有色則是當時市場重要的藍籌股。

  然而,20年的行情本質上應該叫流動性主導的行情。因為,以往的股票在未上市之前已經是實體經濟的“藍籌”,上市不過是流通過程。由於大部分公司已過了業務快速發展階段,成長性很低,股價或者市值的上漲必然只能依賴於市場流動性的充裕情況。

  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清楚認識到,流動性對市場的重要作用有多大,加息等緊縮政策對市場的殺傷力有多大,擴容、再融資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這也造成了長期以來投資者只問市場資金有多少,不問企業有多好,只聽信企業故事,而不問企業經營的投資理念,交易更多時間是一種博傻遊戲。只要這種投資理念主導市場,任何的通脹消息和緊縮政策就都會讓市場過敏。

  藍籌將被“藍籌化”替代

  然而,時代發展了,中國的證券市場也發展了,其具有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幫助“藍籌”企業股份轉變成可流通籌碼,它將成為中國中小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資本平臺。這是大道理,更是硬道理,既有政策面的主觀意願,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環視中國經濟,戰略轉型將引發諸多領域新佈局。擔負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涵蓋了“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等當今經濟生活主要瓶頸的解決方法,指明了改革的深化方向。樂觀估計,在未來的5-10年這將成為中國經濟路線圖的總佈局。

  我們認為,在這種佈局中,以往的藍籌已退居“二線”,而當前的行業細分龍頭以及新上市的中小板、創業板個股將成為未來A股市場的主角,A股將迎來藍籌化過程,幫助經濟順利轉型。雖然這些高成長性的個股往往摻雜在相關“概念”板塊中,魚目混珠,不如藍籌股有過往業績好甄別,但只要以成長性按圖索驥,就能“吹盡黃沙始見金”。因此,對於“藍籌化”行情中的行業和個股,如果按照老思路來投資,概念跟著流動性“炒”,而不管基本面,必然是只能騎黑馬,卻無法騎穩黑馬。

  如何把握“藍籌化”行情

  把脈經濟轉型瓶頸和基石,我們判斷市場將向藍籌化轉型,但如何才能把握住這新一輪的市場機遇呢?對於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提到的戰略新興産業和消費升級等主題,可以從改善需求結構、産業結構、區域結構和能效結構等“四大結構”入手理解。隨著一系列瓶頸和核心行業的政策扶持和産業發展路徑逐步明晰,“溫床”可能孕育新一代藍籌的種子。

  因此,我們建議關注以下幾個領域:産業結構高級化支撐下,電子政務、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化産業在智慧城市中的綜合應用;為改善能源利用結構,提高經濟能效的合同能源管理及節能環保新材料的應用;為承接産業轉移、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的現代物流産業;事關國家能源戰略等方面的海洋資源開發裝備及軍工産業;滿足居民生活、文化需求,繁榮物質和精神文明的保健食品、家居紡織、文化創意和旅遊等産業;以及構建現代農業體系中關鍵的一環,農業科技創新主要方向之一的農業機械化産業等。

  總而言之,如果投資者注重經濟轉型帶來的投資機遇,改變傳統的投資模式,長期跟蹤符合“四大結構”要求的行業,以成長性實現為關鍵參照,就能大概率把握藍籌化新階段創造的絕對收益和超額收益,也可以擺脫因為市場短期波動對投資決策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