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蘋果帝國”解密:iPad2背後隱秘的硬體巨頭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蘋果公司的一場發佈會打消了它的供應商的疑慮。幾天前,它給全球部分IT記者發送邀請函稱,3月2日將在美國發佈iPad 2。

  而前一週,台灣地區元大證券下游硬體分析師陳豐豐對外表示,由於蘋果春節前突然變更了設計,導致鴻海生産環節出現被動,他斷言iPad 2上市日期可能延宕到6月,如此將拉低零部件供應商5%的利潤。這一觀點立刻引發台灣地區iPad概念股深跌,鴻海、奇美、宸鴻、新普、順達科等供應商無一倖免。

  看來蘋果概念魅力無窮。去年iPad發佈前後,曾引發許多關鍵零部件缺貨。不過,這個消費電子巨頭這次沒有像過去那樣提前放風,保密工作做得真是專業。截至昨日晚間,外界依然沒有獲悉iPad 2硬體的詳細信息,僅知道它尺寸、超薄等有限特點。

  IPad 2隱秘的硬體面孔

  “供應鏈體系應該不會有太多變化。”IDC台灣地區資深分析師嚴蘭欣對《第一財經()日報》説,蘋果硬體終端部分的供應鏈一直相對穩定,台灣地區企業應該會有更多表現。

  iPad一代裏閃爍著至少幾十個零部件供應商的名字,幾乎全部是細分領域的巨頭們。比如處理器與芯片的蛋糕,主要由三星、東芝、英飛淩、博通、德儀、恩智浦等巨頭瓜分,面板則採用的是韓國LG的,PCB板則由奧地利大廠AT&S供貨。而中國臺企如華通、可成、正崴分別拿下電池背板、機殼、USB連接器及線材的訂單,鴻海則是最為核心的代工企業。

  iPad 2可能會覆蓋更多供應商。根據昨晚披露的部分産品特點,第二代iPad至少新增五大功能,包括可視電話、輕薄、USB插槽、新顯示技術等。這勢必將影響供應鏈體系的變動。

  可視電話功能意味著iPad將至少新增一個鏡頭,鏡頭企業將會受益。此前,已經打入蘋果iPhone供應鏈的台灣地區大立光、玉晶光、全新及宏捷科,或將成為幸運兒;而體積變小、超輕薄,則意味著面板、模具以及機殼等方面可能會有新的受益人——LG曾扮演第一代面板供應角色,三星等對手去年以來便一直放消息説,要爭奪更多訂單。

  此外,奪取PCB核心供應商角色的奧地利大廠AT&S,此次未必能抵擋住台灣地區勢頭迅猛的健鼎、Tripod等公司的衝擊。

  至於代工廠,鴻海將依然是最關鍵的生産商。去年7月,富士康確定在四川投資iPad項目基地,去年冬天已經投産。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未來一半以上iPad將出自成都廠。不過,春節前,和碩聯合傳出拿到蘋果上千萬部新訂單,而全球第一大筆記本代工企業廣達也表示,有望分到一杯羹。

  蘋果去年首度透露iPad 2上市計劃後,持續有供應商變著法子説自己已打入蘋果供應鏈。前天,台灣地區某家工廠還一邊向媒體透露消息,一邊在證券交易所澄清説,並非官方發佈的信息。

  就連中國大陸的企業也早已借機炒了一把,比如南京雲海金屬(002182.SZ),這個iPad機殼用材料的最大供應商,曾借助蘋果iPad概念創造過一波行情。而南京華東科技(000727.SZ)也借觸摸屏概念發揮了幾輪。

  雲海金屬董秘吳劍飛之前對外的澄清透露著一絲自豪。他説,台灣地區可成科技的鎂鋁合金材料90%以上來自雲海,而可成又是蘋果機殼的供應商。2010年半年報顯示,可成確實是雲海金屬第一大客戶,半年為其貢獻了至少1.5億元營收。

  蘋果幾乎從不對外披露自己的供應商名單,這也是IT業秘而不宣的商業準則,蘋果尤甚。但供應商們卻忍不住四處透露,以迎合資本市場需求。

  對於蘋果來説,它可能無暇披露這些。Ticonderoga Securities分析師Brian White前天表示, 2010年iPad出貨1500萬部,2011財年首季,iPad及相關産品、服務共創收46.1億美元,已佔其總營收的17.2%。因此,iPad 2的發佈對蘋果來説將具有重大意義。

  從分散到集中

  但嚴蘭欣看到一個變動,它來自一則美國新聞:蘋果2011年將大約落實78億美元的採購額,其中,針對三星一家大約39億美元。

  這一消息一週前由韓國媒體釋放,目前還未得到蘋果公司確認。不過,嚴蘭欣認為,儘管蘋果産品零部件供應體系相對穩定,但蘋果採購環節本身卻面臨著新的挑戰,這可能是蘋果轉型的體現。

  讓我們先從蘋果的iPod回憶一下,看看她説這話的背景。這個小巧的産品裏,竟然容納了451種零件。當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三名研究員專門將它一一拆解,最後試圖闡述全球化背景下的産業經濟的複雜性。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完成産品的每個步驟幾乎都分散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不同企業,從而構成了不同的附件值。

  一款iPhone裏面,同樣鑲嵌著幾百個供應商的産品。蘋果怎會花費如此大的精力去和眾多供應商合作?

  這可能是蘋果硬體産品競爭的有利要素之一。供應商數量眾多,可以讓蘋果擁有更多議價權,即便在單一領域面對的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企業,在嚴苛的選擇基礎上,蘋果也能夠爭取到最為低廉的價格。此外,由於蘋果具有巨大的産業號召力,許多供應商寧願甘冒風險參與到蘋果的産品研發等環節,貢獻智力,以換取未來的利益。

  舉例來説,在零部件上,蘋果不但要求供應商提供産品,還要參與到産品的部分研發環節,這對供應商的技術實力有許多考驗,並承擔許多風險。

  比如,零部件要在蘋果産品上進行系統測試驗證,開發階段至少要三到四次。由於蘋果保密制度嚴格,測試與反饋都以一種“黑盒”方式進行,供應商不能接觸蘋果原型産品,這種模式對於供應商來説有些“瞎子摸象”,如果缺乏必要的技術實力,很難經過考驗。

  事實上,打入iPad與iPhone産品中的上述台灣地區零部件企業,基本上都是同類産品中全球第一大供應商。

  蘋果對製造企業同樣不客氣,它們必須要承擔産品實現過程中的核心技術公關,風險更大,鴻海也不例外。當年,為了能爭得iPhone訂單,鴻海不惜成本,在製造工藝上完成了一次創新。比如iPhone手機的機身為全鋁合金製造,採用的工藝既非鑄造也非衝壓,而是數控機床鏜銑和車削出來的。就是説,整個機殼是由一塊磚頭一樣的鋁錠直接切削出來,手機沒有任何螺絲銜接。在這種條件下,許多二線代工企業根本無力參與競爭。

  但幾年過去,這種局面已經開始發生轉變。對於蘋果來説,是一種被動的過程。首先,過去5年,在各種芯片、面板、PCB、連接器以及代工業等許多領域均發生了整合案,供應商、服務商集中度日益提高。

  在富士康內部,其與平板電腦相關的零部件,70%左右都能自主,基本上覆蓋了除處理器及相關芯片之外的絕大部分零部件。而一個三星電子,則擁有面板、存儲芯片、平板電腦處理器等佔據成本最高的資源。

  嚴蘭欣認為,這正是蘋果可能會斥鉅資向三星集中採購的原因,如此可以形成一站式模式,降低成本。

  另一重因素也可能推動蘋果加速變革。那就是,過去由於採購環節十分分散,加上自身保密制度嚴格,蘋果對自身的供應商監控並不十分有力,這導致供應商為了迎合蘋果需求,而極力壓榨生産環節,從而導致許多環境與人倫悲劇。近兩個月來,蘇州勝華科技、建聯科技的危機已經曝光。

  “這種因素可能會促使它做出一些調整,尤其是對供應商的監督方面,但應該不會因此而中斷合作。”嚴蘭欣説。

  這種由分散走向集中的採購模式,可能會讓蘋果承受更多競爭壓力,甚至不排除平庸化。因為,當零部件品牌過於集中時,市場往往呈現高度同質化競爭跡象。